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陜西榆林榆陽區“五聯共建”:讓村莊強起來,讓村民富起來

2023-09-07 10:19:13   

“過去我家里農場養殖規模在300只左右,羊多了發愁賣不掉。今年通過村企共建平臺,和企業簽訂了羊子銷售訂單,解決了銷售難題,羊子存欄一下子達到了800只。”8月18日,榆林市榆陽區芹河鎮長海則村村民苗培俊笑著說,今年他的科豐源家庭農場不但擴大了養殖規模,還流轉了合作社400畝土地用來種植優質玉米、苜蓿等,帶動就業20余人次。

11.jpg

芹河鎮轄區企業較多,過去經常發生用地、排污等糾紛。今年以來,鎮黨委多次協調對接,組織駐地8家企業與長海則村等5個村成立村企共建聯合黨總支,簽署共建契約,結對企業在村投資3900萬元,實施興村項目6個,帶動務工就業650人。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發展、產業興旺的根基與靈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發揮好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近年來,榆陽區采取村村聯建、村企共建、城鄉統建三種模式,因地制宜推進組織聯建、人才聯育、產業聯抓、服務聯動、治理聯合“五聯共建”,以組織振興帶動鄉村全面振興。

巴拉素鎮三場村的宋培忠一大早就開始在自家伙場里忙活起來,澆灌果園、喂養牲口。自從創建栓正伙場后,70多歲的他干起活來像個小伙子一樣,渾身充滿力氣。

2021年7月,巴拉素鎮討討灘村、三場村和元大灘村3個村的聯合黨支部,開創了組織聯建、抱團發展工作新模式,打造了鄰村片區黨建組團型、片區化發展聯合體,構建了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展新格局。聯合黨支部在位于3個村中心節點的討討灘村建起興農驛站,驛站設有伙場經濟信息部,提供全鎮種植養殖大戶的基本信息,一個電話就可以實現產購銷對接,方便群眾批發銷售。

榆陽區推進村村聯建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子,他們在各鄉鎮遴選一批支部班子好、產業發展好、社會治理好的行政村作為中心村,采取“一帶一”“一帶多”方式,構建強村帶弱村黨建聯盟,攜手構建發展共同體。

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榆陽區創新黨建引領鄉村發展和治理的“三條路徑”。針對經濟“窮村”,組建聯合總社,推進集約化經營,構建利益聯結機制,促進產業增效、村民增收;針對治理“軟村”,推行“大碗茶”“伙場說事”“拴正人家”等接地氣、實用性強的治理模式,打造基層聯盟治理共同體;針對發展“弱村”,集中解決水電路訊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補齊公共服務短板,集中力量在不同區域有計劃、有側重地推進村村聯建。

地處毛烏素沙漠南緣的岔河則鄉,發揮轄區農業龍頭企業資金技術優勢,創新建立“龍頭企業+聯合總社+農戶”的利益鏈接機制和“3+5”合作養殖管理模式,全鄉各村實現村村入股企業項目、戶戶實現分紅收益。

榆陽區在推進村企共建中探索融合發展新舉措。借助“百企興百村”幫扶機制,利用村組內工礦企業、農業企業等資源,采取“一對一”“多對一”等方式,結對成立村企共建聯盟,簽署共建協議,確定年度重點任務,強化雙向服務,著力推進黨建融合、產業發展、勞務就業、產品銷售等,形成村企聯合、共促振興、合作共贏的良好格局。

22.jpg

2022年,全區推動企業在村投資6億多元,提供就業崗位4500多個,認購農產品1600多萬元。

“我家祖孫三輩都是種香瓜的,經過幾年的發展,不僅我家的生活過得好了,更為村里廣大父老鄉親帶來了收益。”榆林市榆陽區青云鎮色草灣村香瓜種植基地負責人張章說,“只有發揮黨建的引領作用,把村民組織起來抱團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才能讓村莊強起來、村民富起來。”

今年,榆陽區公共就業創業服務中心黨支部與色草灣村黨支部結成對子,為該村發放10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幫助他們發展果蔬、育苗等溫室大棚100多個,還組織9名黨員技能人才與種植大戶“結親”,送政策、傳技術、帶思路。

有了創業擔保貸款支持、黨員技術能人幫助、技術培訓賦能,草灣村大棚新增了葡萄、藍莓等收益較高的水果,種植經濟作物更加多元化,預計比去年增收30萬元以上。

33.jpg

榆陽區推進城鄉統建探索一體聯動新思路。堅持黨群部門包“軟”村、涉農部門包“窮”村、政法部門包“亂”村思路,一村一策制定方案,讓結對單位幫助村組挖根子、開方子、定盤子、出點子,推動孟家灣鄉板城灘村成為軟弱渙散整頓的示范村、魚河鎮許家崖村成為基層治理的標桿村、上鹽灣鎮碎金驛村成為產業振興的樣板村。

榆陽區委常委、區委組織部部長牛昊說:“通過一年多的探索實踐,構建形成機關單位、社會組織、企業、農村等多方力量共同參與的新格局,有力推動產業發展、人才壯大、生態改善、鄉村建設、基層治理、文明創建等各項工作。2022年,榆陽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業總產值位居榆林市第一。”

來源:中國農科新聞網
編輯:符金壯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