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3 11:38:12
2023中國農林經濟管理學術年會涉農企業家論壇現場
8月19日,2023中國農林經濟管理學術年會涉農企業家論壇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舉辦。主旨報告環節,深圳市豐農控股有限公司集團創始人、中國農技推廣協會副秘書長譚澤鑫以《數字驅動農業產業服務的發展與升級》為題,做了分享。
報告中,譚澤鑫提出,近年來,在數字化賦能方面,豐農控股逐漸形成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共涉及5大板塊,即農業培訓數字化、農資流通數字化、農場管理數字化、生產托管數字化和農業科技基金。
那么,這5大板塊是如何數字化賦能農業這個行業的?譚澤鑫逐一做了詳細闡述。
一、農業培訓數字化
天天學農一直致力于農業培訓,用數字化培訓手段助力人才振興。
在常年服務一線的實踐中,我們發現,大部分涉農類人才都經過了優秀師資的培訓和教育,但還有很多農林牧漁的從業者需要系統性的培訓。天天學農希望在線上,為田間地頭的老百姓建立起一個知識的橋梁,一所農業大學。
深圳市豐農控股有限公司集團創始人、中國農技推廣協會副秘書長譚澤鑫做主旨報告
2017年是知識付費的元年,我們做了天天學農這個知識平臺,做了一批有售價的課程。從一元錢,到9.9元、19.9元、99.9元,發展到現在,有1000元、2000元甚至3000元的課程。天天學農獨家簽約了2000名農業領域的科研院所教授和鄉土專家,他們是知識的“翻譯器”,把農民聽得懂的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出來,看得見,聽得懂,學得會。平臺已積累了5萬節課程,是國內最大的農業視頻的知識庫,累計服務注冊用戶600多萬人,以農民群體和涉農服務人員為主。人才振興服務方面,去年開始和涉農院校、中專和大專及技工類院校合作,在平臺開展農業類系列教育和培訓。
目前天天學農已經實現了全面盈利,既承擔了一部分社會責任,又體現了企業自身的價值,也為政府決策提供了依據。
二、農資流通數字化
讓中間商沒有差價。大豐收運用數字化農資流通手段降低種植成本,直接鏈接上游廠家,運用互聯網方式,開展線下的農業技術服務,通過倉儲配送,把農業生產資料送到老百姓的田間地頭。
大豐收相當于一家“醫院”,為農民開“處方單”。小農戶線上開,大農戶線下開,做到方案式營銷,全平臺產品溯源,農服團隊巡園,72小時送貨上門,省錢又省心。
建立三級倉儲體系,全面實現數字化。目前擁有10000余款農資產品,服務了200萬農戶和農場。
三、農場管理數字化
在越來越多的農業服務實踐中,我們考慮,能不能幫助農場主解決兩個問題,一是省力和省時,二是提供決策的指導。
基于此,搭建了以作物數字模型為核心的智能決策智慧農業系統。“人工智能+人工”結合指導,通過多種途徑采集環境、作物等數據,即“設備采集+現場采集+實驗室檢驗”,利用模型實現智能決策和方案推薦,通過精準控制園區自動化設備,實現農業精準投入和管理,提升效率。
四、生產托管數字化
生產托管是近年來國家非常重視的一個版塊。要解決未來誰來種地的問題,我們也做了很多嘗試和布局,運用數字技術實現生產托管持續降本增效。目前分為兩類,一是面向大田作物的全程托管,二是面向經濟作物的技術托管。
其實核心還是幫助老百姓解決耕種管收的問題,這必須有政府的強背書,農民的極大信任,再結合當地的農服組織,共同做好這件事。我們首先把村鎮實現間接規模化,統一備耕,統一飛防,統一生產資料集采。保底產量或產值,讓老百姓有超額收益,采用訂單農業模式,降本增效。今年全國托管面積達到35萬畝。
五、農業科技基金
我們的農業科技基金成立10年了,它是聚焦投資農業科技的私募股權基金,主要是投資數字農業的很多版塊。
目前重點關注的方向是生物育種、數字農業、農業智能裝備、農業供應鏈、消費升級,已投了30+潛力巨大的農業科技企業。
全媒體記者:郭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