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0 15:25:29
8月19日上午,以“建設農業強國與實現全面鄉村振興”為主題的2023中國農林經濟管理學術年會在陜西省楊凌示范區開幕。
開幕式結束后,年會進入主題報告環節。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朱信凱,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楊春華,華中農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青平,南京農業大學鐘山首席教授朱晶,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錢文榮,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唐忠依次為大會作主題報告。他們分別圍繞“我們需要培養一批青年思想家”“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食物經濟中的消費者決策研究”“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的糧食安全”“優質農產品市場牽引內需擴大與相對貧困治理協同共振的戰略構想”“農機外包作業服務為什么由盛轉衰?”等主題展開深入的學術交流。
農林經濟管理學科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目錄中與鄉村振興戰略最直接相關的學科,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進程中有著義不容辭的“當然責任”。
朱信凱強調農林經濟管理學科經歷了模仿引進、西方影響等發展階段,現在到了提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經學科發展新路的時候,而在問題導向中不斷探索學科發展的新路時需要有志于農業農村研究事業的青年思想家,讓他們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更好的認識中國。
城鎮化是國家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楊春華說,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應堅持把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作為新型城鎮化的首要任務,健全配套政策體系,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要通過改革的辦法和創新的精神,為新型城鎮化提供更加科學合理的制度保障,才能讓廣大群眾在城鎮化進程中不斷提升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青平教授長期從事農業經濟管理(食物經濟)研究。會上,他對5個研究成果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以及主要研究內容做以剖析,不僅展示了消費行為的前沿研究領域,又密切結合社會經濟重大問題,讓與會嘉賓深受啟發。他強調,開展農林經濟管理領域的研究,要根據鄉村實踐前沿問題確定具體專業研究課題,同時,要注重研究成果轉化應用,切實解決農業農村發展難題。
中國式現代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要求與根本之路。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朱晶說,走好中國式現代化下的糧食安全之路,必須立足國情、農情和時情,不僅要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吃飽吃好、共同富裕的需求,而且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并主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維護世界糧食安全、促進全球共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是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小農戶是我國農業生產的基本組織形式,對優質農產品有效供給具有重要作用。錢文榮表示,要大力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和新農人,以多樣化的模式帶動小農戶融入現代化大農業。同時,構建平合型企業領銜、基層黨組織支撐的產業鏈一體化合作發展關系,借助兩種適宜的外部力量,一體化補齊合作社自身難以解決的治理偏弱、規模偏小的短板。
我國以跨區收割為代表的農機社會化服務,使得在土地小規模經營的基礎上實現了大機械化,大大加快了農業機械化的進程。唐忠指出,由農業生產特點決定的農業投入與產出對應的模糊性帶來作業質量不確定風險,以及由搶農時效應帶來的作業時間不確定風險,增加了外包成本,并降低了外包收益,因此應優化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構建農機服務信息共享平臺、推進作業質量標準化建設。
中國農林經濟管理學術年會(CAFEA)是中國農林經濟管理學科學人的年度學術會議,是一個集學術性、開放性和引領性于一體的學術交流平臺。本屆年會共收到投稿論文526篇,經年會學術委員會評審,有275篇論文入選口頭報告。
全媒體記者:谷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