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4 21:54:50 賀婕 孫涵 尹澤
為進一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學生“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的殷切期望,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化學工程與環境學院“石子農情”實踐團隊積極參與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于7月8日抵達陜西省榆林市魚河鎮,展開數字科技助農實踐活動,完成了文化尋訪、基層調研、“云采摘”直播帶貨、新媒體農業宣傳等農村新發展模式的多元化探索,助力魚河鎮農業發展,以青春力量推動鄉村振興發展邁向新篇章。
尋紅色、訪傳統,鄉村文化要振興
榆林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7月8日實踐團隊參觀了陜北民歌博物館、夫子廟四館與榆林老街,不僅對陜北的歷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還對該地區的歷史與風土人情有了更直觀的感受。實踐團成員白兆講到:“在這里看到了不同地區的陜北民歌藝術表達,被深情的歌聲所打動,感受到了民歌中蘊含的深深鄉愁和基層人民對生活的熱愛。”
實踐團隊參觀女子民兵治沙連
榆林也是一座實實在在的紅色城市,實踐團隊于7月9日參觀了女子民兵治沙連、彭德懷臨時指揮所與魚河防空洞來尋找這片土地上的紅色基因,通過一件件史實,一個個故事,一張張圖片,再次重溫了那段崢嶸的革命歲月,銘記下這一段光輝的革命歷史。之后實踐團隊制作了宣傳片《榆林,其實也很美》來更好地宣傳這片土地上孕育的傳統文化與紅色記憶,助力榆林鄉村文化振興。
深入基層看發展,鄉村振興打基礎
7月10日與11日,團隊的成員們走進田間地頭,通過走訪當地的種植戶和訪談魚河鎮政府主管農業領導,切實了解到魚河鎮農業農村發展現狀,為進一步開展助農實踐活動打下扎實基礎。
實踐團隊在駐村書記的帶領下采訪西瓜種植戶
兩天的時間里,團隊走訪了魚河鎮下屬的五個行政村。調查發現自營農田、特色大棚、家庭農場、農產品加工廠是魚河鎮四種主要的農業發展模式。在走訪過程中發現魚河鎮現有農業產業都已具備了完善的發展業態,但是農(副)產品的銷售方式多為線下售賣,在進一步拓寬農產品市場來說,還存在一定的發展瓶頸。
實踐團隊參觀益養源米茶加工廠
為了更好的了解魚河鎮農業發展的整體情況,實踐團就此問題采訪了主管農業的王建趨鎮長。王鎮長介紹到:“魚河鎮在全面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基礎上,探索出了村組聯合專業合作、公司運營產銷一體的特色農業發展新路徑。不僅保障了百姓的菜籃子,也守護了菜農的錢袋子,用設施蔬菜產業撐起了農民的小康夢。但是當地農民的銷售渠道受限,缺乏網絡銷售平臺的相關技術,數字化運營較為落后,以至于好產品很難走出魚河鎮,走出榆林市,甚至會出現賤賣或者滯銷的情況。”
實踐團隊采訪王建趨鎮長
直播帶貨“云采摘”,鄉村振興展新顏
調研訪談結束后,經過兩次會議集中研討,“石子農情”實踐團隊最終決定通過直播帶貨與創意“云采摘”活動相結合的方式,打造直播帶貨新模式,為魚河鎮農業產業發展探索新方向。
實踐團隊在直播帶貨
7月11日,實踐團隊積極投入到直播帶貨工作中,通過抖音與微信雙平臺開展直播,宣傳魚河鎮特色農副產品,結合“云采摘”品牌活動以及特色漫畫帶動直播流量,同時借助微信助農平臺“煙火計劃”打造了“魚果有約”特色小店。
實踐團隊在火龍果大棚開展“云采摘”活動
經過兩天緊鑼密鼓的直播活動,“石子農情”實踐團隊正式銷售期間全平臺共直播4次,累計收獲觀眾點贊6.5萬次,營業額超8500元,為當地農產品繪制宣傳漫畫海報20余幅,通過“云采摘”品牌活動最遠吸引到了600公里外的西安游客驅車前來體驗采摘。
團隊原創部分漫畫海報與“魚果有約”小程序頁面
此次直播活動獲得圓滿成功,活動在宣傳魚河鎮特色農產品的同時,讓當地政府看到了數字經濟對于魚河鎮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是利用網絡新媒體平臺助力新農村建設的一次重要嘗試。
走進基層干實務,振興成果筑牢固
7月13日上午,實踐團成員深入了解了基層干部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李寧書記講到:“由于陜北黃土高原的地理因素,鎮內部分地區路段坡度較大,有時因天氣影響,如短期強降雨等情況,可能導致塌方情況發生。”在實踐期間,恰逢一夜大雨,為防止存在潛在危險,實踐團成員跟隨李書記照例檢查每條路段,存在凹陷,塌方的地方第一時間搶修,到風險路段進行勘測,對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部分進行及時調整與修繕,以保證村民們的人身安全。
實踐團隊跟隨基層干部一同到風險路段進行勘測
經過13號一上午的走訪,實踐團成員了解到魚河鎮有很多因身體情況或者是家庭成員組成情況導致缺勞致使貧困的家庭。這些家庭是魚河鎮基層干部平日走訪幫助的主要對象。據村民介紹,為帶領全鎮家庭脫離貧困,基層干部在艱苦的條件下日夜走訪調查,現魚河鎮已實現全面脫貧,所有家庭都在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最后,實踐團隊同畢業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同校駐村干部高明旺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他指出:“基層干部作為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承擔著促進社會穩定、推動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務,不僅需要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更需要堅定的理想信念,為百姓干實事的決心。”
實踐團隊同干部高明旺進行了交流
政校合作促實踐,鄉村振興譜新篇
7月13日下午,“‘石子農情’團隊‘三下鄉’助農實踐成果匯報工作會議暨實踐基地共建儀式”在魚河鎮政府2樓會議室舉行。共建儀式上,政校雙方簽署了《社會實踐基地共建協議書》,實踐團隊與魚河鎮政府互相贈送了特色紀念品。此次政校合作,為青年們提供了寶貴的社會實踐能力鍛煉的機會,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上好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在鄉村助農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充分發揮了基層工作和大學課堂有機結合的巨大優勢,圓滿完成“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的助農任務。
實踐團隊與魚河鎮政府合影留念
青春石子擔使命,“石子農情”實踐團隊此次“三下鄉”活動的成功,是青年學子響應鄉村振興政策的一次小的探索和嘗試,但為魚河鎮農業農村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展現了青年學子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擔當和使命。同時成員們在實踐中增長才干,豐富經歷,增加認同,在祖國的廣闊天地里學習實踐理論知識,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