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7 10:25:18
近年來,陜西靖邊縣統籌整合各級財政資金3000萬元,全面實施“一鎮一園”項目建設,發揮資金、產業、人才等集聚效應,采取鎮村共建、村企共建、聯村共建、托管服務、自主經營等模式,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努力建成一批專業村鎮,為鄉村全面振興打牢堅實基礎。
中山澗鎮:肉牛養殖助增收
7月24日,走進中山澗鎮肉牛養殖示范園,“哞哞哞”的牛叫聲回蕩在晴空中,整齊劃一的牛舍里,300頭黃白相間、膘肥體壯的西門塔爾牛悠然自得地享用著美食,鎮集體經濟聯合社理事長羅鵬春正忙著添加飼草……這是靖邊縣“一鎮一園”項目在中山澗鎮落地生根的典型。
近年來,該鎮依托玉米種植面積大、飼草資源豐富的優勢,緊盯肉牛養殖、飼草種植產業,因地制宜盤活土地資源,發展“一鎮一園”特色肉牛養殖產業。種養結合、以種帶養,通過加強良種繁育引進,壯大規模化養殖基地,將肉牛養殖不斷做大做強,為鄉村振興增添了強勁動力。
中山澗鎮肉牛養殖示范園項目總投資680余萬元,對全鎮及周邊地區肉牛養殖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全鎮有十頭以上肉牛養殖戶70余戶,肉牛存欄量達2000余頭,牛肉價格穩定,一頭牛凈收入可以達到8000元左右,收益很可觀。“我們實現了自繁、自養、自育、自銷,在吳起、靖邊都有門店,下一步還準備規劃建設直播間,在各大平臺銷售。”中山澗鎮黨委書記楊淼鑫說。
中山澗鎮肉牛養殖項目采取政府主導,與全鎮5個村的集體經濟聯合社合作,成立集體經濟聯合總社,建立股份制經營模式,由鎮集體經濟聯合總社控股,產生的收益用于全鎮建設基礎設施、發展公共事業,以及給予農戶分紅等。該鎮堅持把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相結合,遵循全產業鏈發展模式,著力構建肉牛良種繁育、標準化養殖、飼草飼料供應三大體系,著力實現產業升級、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
同時,該鎮還廣泛激發合作社、養殖場(戶)的養牛積極性,為養殖戶提供技術和配種,培育更多優質種公牛及種母牛,為提升中山澗鎮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肉牛養殖能力提供有力支撐,也為靖邊縣“一鎮一園”發展提供了白于山區的模范樣本。
水路畔便民服務中心:冷涼蔬菜蹚新路
“山溝溝里種辣椒,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水路畔便民服務中心水路畔村種植專業戶張弘富往年種植的都是傳統農作物玉米,種植辣椒還是一個新手。
張弘富說,去年夏天,鎮領導組織他們去定邊白泥井、靖邊東坑、內蒙古城川等地學習大棚蔬菜種植技術,他承包了7個大棚,今年清明后移栽了辣椒苗,現在辣椒一茬接著一茬上市,目前已經賣了5萬多元,預計一個大棚收入能達到2萬元左右。
水路畔便民服務中心土壤肥沃,海拔高、風頭大,病蟲害少,地表水豐富,非常適合發展高山冷涼高品質蔬菜。今年,中心依托“一鎮一園”項目,引導當地群眾因地制宜發展蔬菜種植產業,建成600余畝的山地設施農業產業示范園,園內分“一鎮一園”拱棚蔬菜基地、“聯農帶農”設施蔬菜園與大田蔬菜園三部分,主要種植辣椒、胡蘿卜、白蘿卜、芹菜、甘藍等蔬菜。
水路畔便民服務中心主任尤國說,“一鎮一園”拱棚蔬菜基地預計年凈收入達15至30萬元,“聯農帶農”設施蔬菜園和大田蔬菜園預計年凈收入可達150至300萬元,菜農畝均增收1至2萬元。
紅墩界鎮:特色養羊發“羊”財
7月30日,紅墩界鎮長勝村黨支部書記朱子榮的杜泊羊舍內,羊兒膘肥體壯、長勢極好。朱子榮結合杜泊羊的生長習性,每天通風、換水、定點喂食草料,并按季節進行防疫。
朱子榮是長勝村養殖杜泊羊的帶頭人。他帶領村民先后去山東省梁山縣考察三次,結合村情實際,引進生長周期短、產羔率高、體質優良、抗逆性強的杜泊羊養殖項目,采取“五戶聯保”的方式,由村小組內信譽好的5戶養殖戶相互擔保,保證村委會成本回收,降低投資風險。將引進的1000只種羊托管至50戶信譽高、基礎好、善飼養、有能力的農戶家中,村委會以“20%+”的比例逐年向村民收回成本,將收回的資金用于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投放到更多農戶中,從而實現滾動發展的目標。
“一只母羊一年可繁殖3至4只羊羔,一年就可出欄,能產50斤左右羊肉,前景很好。”朱子榮說。
全縣“一鎮一園”項目實施以來,紅墩界鎮利用長勝村杜泊羊養殖基礎好的資源優勢,將杜泊羊養殖作為全鎮的主導產業和富民強鎮的特色產業,采取“政府+支部+集體經濟+農戶”的模式,既解決了農民發展養殖資金缺乏的問題,又保證了新型經營主體在規模擴張過程中所需的羊子品質和數量,進一步壯大了村集體經濟發展。
紅墩界鎮鎮長劉伯介紹,下一步,該鎮將以杜泊羊養殖為引領,在全鎮形成產業鏈,在各村樹起“一村一品”,通過“在產業鏈上建黨委,‘一村一品’上建支部,致富項目上建黨小組”,構建起黨建引領產業發展的大格局。
一鎮一園”增添豐收“錢”景
為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發揮產業集群效應,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延伸產業鏈,扎實有效推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靖邊縣決定分區域選擇產業基礎能自我滾動發展、可持續盈利的村集體產業實施“一鎮一園”項目,通過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立足產業優勢資源稟賦,打造靖邊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產業興旺、促進農民致富的有效載體,為靖邊農業高質量發展發揮龍頭作用。
通過“一鎮一園”建設,形成一批主導產業突出、區域特色優勢明顯、市場前景較好、組織化程度較高、農民增收效果顯著的專業村鎮,促進地方特色產業由資源變產品、產品變商品、商品變名品,帶動產品開發、產業發展,富裕一方農民、振興一方經濟。
去年,靖邊縣實現全縣184個行政村集體經濟全部“破零”,年經營收益5萬元以上的村達到39個,新增經營收益5萬元以上的村10個。全縣集體經濟年底實現收入1380余萬元,帶動低收入戶分紅1300余戶。
自2022年開始,靖邊縣連續3年每年扶持部分鎮村發展特色產業,力爭到2024年,形成26個特色農業專業鎮(便民服務中心)、張家畔街道、新橋農場,實現特色產業鄉鎮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