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4 09:46:11
社會保障,枝葉關情。為及時化解群眾因疾病、傷殘、意外事故等產生的致貧返貧風險,府谷縣在全面排查摸清全縣困難群眾底數和比對近三年醫保報銷數據的基礎上,通過財政注資和社會募捐,設立500萬元防返貧致貧資金池,采取“加大救助力度、加快申報報銷、加大監督力度”等舉措為群眾“量體裁衣”,嚴密織牢“防返貧網”,確保各類救助及時到位、全面覆蓋,全力兜住群眾“穩穩的幸福”。
幫扶資金對困難群眾全覆蓋。一是因患病經基本醫療、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及防貧保報銷后,個人自付費用仍較高的城鄉居民;二是由于刑事犯罪、交通事故、自然災害及其他突發情況所致的人員傷亡或重大財產損失,不符合醫保報銷政策或加害人無力承擔賠償責任,致使被害人及家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的城鄉居民;三是無人贍養(扶)養,法定贍(扶)養義務人無力贍(扶)養或拒不履行贍(扶)養義務的老年人與嬰幼兒。
科學設置起付線和報銷比例。幫扶資金起付線設置在3-20萬元范圍內,報銷比例設置在20%-60%范圍內。一是經三重保障及防貧保報銷后,脫貧戶或監測對象年度累計自付費用3—5萬元報銷40%,5—8萬元報銷50%,8萬元以上報銷60%;普通城鄉居民年度累計自付費用10—15萬元報銷40%,15—20萬報銷50%,20萬元以上報銷60%。二是因不符合基本醫療報銷政策,或責任人無力賠償等原因所致,自付醫療費用10—15萬元報銷20%,15—20萬報銷30%,20萬元以上報銷40%。三是因孤寡殘弱、第三方傷害或遭遇特殊困難,經民政低保、臨時救助等綜合保障救助后,生活仍比較困難的,每人每年救助1000—5000元。
快申快報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通過自主申請、幫扶責任人和網格員及鎮村干部幫助申請和便民服務專線受理申請三種途徑及時掌握困難群眾信息。由鎮村(社區)和縣鞏銜領導小組對部門反饋及當事人申請情況核實后,每半年報銷一次所產生的醫療救助費用,其他救助費用待返貧致貧風險事件結束后即可申報。由縣慈善協會第一時間向困難群眾發放救助資金。此外,縣紀委監委、財政和審計等部門全程對資金運行進行監督;通過鎮村(社區)公開欄、村級微信群、政府網站等形式對救助情況進行公示,有效接受群眾監督;縣慈善協會每季度公布資金運行情況,并及時向社會公布,確保救助工作公開透明,救助資金安全使用、精準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