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8 16:04:34
盛夏時節,走進寶雞市渭濱區西部智造創新園,酷暑并沒有擋住加快發展的腳步,只見項目現場塔吊高聳、人頭攢動、機器轟鳴,拉運施工材料的車輛不停穿梭,到處呈現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這是今年上半年,渭濱區以爭當時代弄潮兒的志向和氣魄,苦干實干快干、努力干一起干,加快推進高質量項目建設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渭濱區委、區政府把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主線,聚焦“三個年”活動真抓實干,錨定“聚力抓五優、奮進現代化”目標,團結帶領全區上下以奮斗為底色,埋頭苦干、久久為功,繪就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黨建領航“風帆揚”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我們聚焦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在學思踐悟中凝聚共識,在學懂弄通做實中統一行動,感恩奮進抓教育、強素質,抓創新、樹品牌,抓作風、提效能,以高質量黨建賦能高質量發展,渭濱區上下干事創業氛圍濃、勢頭強、動力足。”寶雞市委副書記、渭濱區委書記段小龍說。
高素質干部隊伍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渭濱區堅持“走出去+請進來”,錘煉黨性修養,提升干部能力,組織50余名干部赴上海等發達地區深化課堂“賽學”,選派150余名干部在項目招商等工作一線“賽干”,開展理論研討大學習、領導帶頭大宣講、千名干部大輪訓。今年4月,渭濱區在寶雞市率先舉辦了“弘揚延安精神、培塑作風能力”培訓班,分批次組織近三年新提拔的科級領導干部374人走進革命圣地延安,接受政治洗禮,淬煉靈魂。
卒落村地處偏遠山區,過去是渭濱區出了名的“軟弱渙散”村。駐村第一書記朱昉遠請教專家,多方奔走,引進新品種,引導村民種植富硒黑小麥,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0萬元,幫助鄉親們走上了致富路,甩掉了“窮帽子”。卒落村的變化是渭濱區以正確用人導向引領干事創業的縮影。區上將“能上能下”用人機制的“觸角”延伸至基層末端,暢通優秀干部“能上”渠道,激發干部的創業激情。
今年以來,區上對符合晉升條件的21名鄉村振興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優先晉升職級和職員等級,提拔5名30歲以下優秀年輕干部到副科級崗位,對3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科級干部予以免職,有效解決了“能下”難題,并為受到錯告誣告的4名干部澄清正名,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干事者撐腰。
好作風是奮進現代化新征程的重要支撐。渭濱區堅持作風建設破立并舉,開展“六破六立”作風能力提升活動,以破“官僚氣”“木偶官”“假大空”“冷漠癥”“暮氣重”“不守矩”,立“實干心”“擔當心”“務實心”“服務心”“進取心”“敬畏心”為核心,渭濱區干部作風得到大轉變、大提升。創新實施“一張清單”管監督,圍繞鄉村振興、教育、醫療、住房、營商環境、糧食購銷6個領域開展專項治理,成立3個專項檢查組,每月初制定政治監督共性(個性)清單,月末分析研判清單落實情況,形成“清單+監督+督導”閉環,開展監督檢查48次,處置問題線索19件。
按下發展“加速鍵”
“高質量項目是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渭濱區委副書記、區長吳昱昕說,區上堅持以“三個年”活動為抓手,聚焦高質量項目建設這個硬支撐,堅持主導產業集群發展,創新推出積分制管理、分口專題調度、風云榜激勵工作機制,不斷強化項目招商、落地、建設、投產四個環節,全力推動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提質增效。
今年,渭濱區307個重點項目加快建設,229個新建項目全部開工,上半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1.9億元,同比增長14.9%。西部傳感器產業園項目一期全面入駐投產,二期主體完工,年底建成投產。在三期西部智造創新園項目現場,8棟電子廠房正在加快建設,該項目總投資30億元(其中廠房等建安投資10億元,招商項目投資20億元),畝均投資強度超過3000萬元,預計年底前8棟電子廠房主體竣工,2024年9月將建成投用。同時,已簽約意向企業8戶,將實現“竣工即交付,交付即投產”。在智能機器人生產制造項目現場,綜合研發中心主體已經完工,正在進行智能生產車間屋面吊裝施工。該項目總投資1.81億元,今年3月開工建設,預計年內建成投產。項目建成后,將提升傳感器機器人產業厚度、創新濃度、發展維度,以高端制造賦能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渭濱區堅持產業規劃引領,堅持主導產業不亂,堅持產業集群發展,原則上對不符合產業發展規劃、科技含量不高、產品附加值不高的項目堅決不落地,全力聚焦傳感器、微電子、機器人、數字經濟四大新興產業謀劃包裝項目。為培育壯大傳感器產業,實現延鏈補鏈強鏈,渭濱區成立工作專班,由區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群長、分管領導擔任鏈長,成立招商小分隊,赴長三角、西安等地就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外延及光電子元器件和模塊封裝項目開展專項招商引資。據了解,有一家企業主要從事集成電路芯片的研發、生產,渭濱區主動拋出橄欖枝,經過多輪談判,區領導現場拍板,迅速解決項目用地、資金、廠房、員工住宿等問題,項目從洽談、簽約到開工僅用了兩個月時間。今年上半年,區上開展了32次招商活動,簽約億元以上產業化大項目20個,新引進在談項目10個。
走進中鐵寶橋集團道岔分公司生產車間,只見一臺靈活自如的機器人,揮舞著“鐵臂”,扭動著身姿,抓件上線、定位焊接……“這條墊板自動生產線是渭濱區工業技改項目之一,采用全自動焊接機器人,使工序獨立分散化進入數字規模化生產,提升了產品質量。”該公司項目負責人說。
今年,渭濱區繼續加大力度開展工業企業裝備智能升級、生產技術改造、產品更新換代、產業鏈條延伸“四大工程”,推進機器換人、數字提升、產業鑄鏈等“八項計劃”,全年實施工業技改項目61個,總投資113.1億元。中創精密溫度傳感器等26個項目建成投產,新增產能30億元。
為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擦亮“渭您服務”特色品牌,渭濱區聚焦“環節最少、程序最簡、時間最短、效率最高、服務最優”,刀刃向內,以最大力度為企業減負,在全市率先設立企業開辦專廳,通過實施一套標準、搭建兩個鏈條、落實六項舉措,助推企業開辦駛入快車道。今年前7個月,全區新增經營主體3925戶,同比增長12.29%。
托起百姓“幸福夢”
養老、就業、上學等熱門話題,備受老百姓關注。渭濱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求真務實的舉措,惠民生、暖民心,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是每個老人的共同愿望。渭濱區把中心敬老院改造作為一項重要民生項目,總投資1500萬元,分兩期進行改造升級,為老年人提供餐飲、文體娛樂、衛生服務、健康管理等綜合性服務,一期主體已于7月20日完工。“我們設立了5層養老服務機構,能提供150張床位,護理型床位不低于20%。”中心敬老院院長郭長紅介紹說,“建成后可以滿足特困人員集中供養,保障經濟困難的孤寡、失能、高齡、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的服務需求,預計涵蓋人群1.2萬余人。”同時,區上創新“醫”“康”“養”三元合一的養老模式,將智慧化養老貫穿其中,有針對性地為老人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照護服務,全力打造“生活有照料、康復有護理、精神有慰藉、文化有陣地”幸福和諧文明創新的養老服務體系。目前,全區建成區級中心敬老院1所、民辦社會養老機構6所、農村幸福院39所、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及社區養老服務中心31所。
創業擔保貸款不僅給小微企業提供“真金白銀”,更是保主體穩就業的重要載體。為了落實好這一普惠金融發展政策,區人社局創業擔保貸款中心下足了繡花功夫,釋放政策紅利。
寶雞張輝餐飲公司負責人張輝是享受了三次創業貸款政策紅利的創業者。“當時我提交創業擔保貸款申請后,創業擔保貸款中心工作人員立即上門考察。一個星期后我就拿到了300萬元貸款,解了燃眉之急。”張輝說,“當企業生產經營出現困難時,人社局及時幫忙協調解決。今年我又申請了第三筆創業擔保貸款。”
在渭濱區,每筆創業擔保貸款都要經過創業擔保貸款中心受理初審、現場考察、專題研究、貸后跟蹤、季度回訪等,嚴格防范因經營不善導致的償貸風險。目前,渭濱區人社局創業擔保貸款中心已為352戶企業和2390名創業者提供創業擔保貸款10多億元,帶動就業3.5萬余人。為解決“上學難”,區上建成第一初級中學,新增學位2040個;新民巷好吃街開業,為老百姓的舌尖帶來味蕾新體驗……一件件事關老百姓的暖心事,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勇立潮頭譜新篇,奮楫揚帆再出發。渭濱區將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以勇立潮頭、爭當時代弄潮兒的志向和氣魄,補短板、固底板、鍛長板,防范化解風險,以釘釘子精神一項一項抓推進、一件一件抓落實,奮力決戰三季度、沖刺下半年、奪取全年勝,在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書寫渭濱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龐文淵 關曉曄 王轉寧 李晨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