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31 11:36:45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在廣袤大地上,有一支主力軍叫駐村工作隊,他們承載著鄉村振興使命,肩負著強村富民囑托,夯基礎、帶隊伍、謀發展、抓產業、解民憂,以抓鐵有痕的韌勁、踏石留印的干勁助推了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開展。
為了在田間地頭書寫人民最滿意的答卷,7月30日下午,“2023年榆陽區駐村工作隊人員能力提升培訓班(第二期)”成果交流暨結業儀式在楊凌示范區工委黨校舉行。經過一周緊張有序的培訓學習,99名駐村工作隊員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圓滿結業,即將奔赴鄉村振興的主戰場。
滿載而歸喜收獲,揚帆起航赴新程。結業儀式上參訓學員紛紛表示,本次培訓干貨滿滿、實用性強,不但強化了業務水平“硬實力”,更是提振了干事創業“精氣神”。
翹首眺望,初心啟航
“感謝榆陽區委給我這次機會參加培訓,此次培訓形式多樣,內容針對性強,采取了課堂學習、參觀考察、小組探討等多種形式,讓我收益頗豐。”榆陽區融媒體中心派駐到大河塔鎮大河塔村的駐村工作隊員訾晨陽告訴記者,作為一名剛參加工作的年輕隊員,自己對鄉村工作了解并不深刻,經過一周培訓,讓她收獲滿滿。
訾晨陽認為,“首先,要端正工作態度,沉下心來在鄉村。我駐的村子,總戶數440戶,總人口1242人,脫貧戶也有109戶,253人,擔子不輕,一定要深入群眾,了解所需所想,拉近與群眾距離,工作才能越來越順利。”
“其次,此次培訓也拓寬了我的視野。鄉村振興,不僅是產業振興,也是系統工程,就包含了文化振興。我將發揮以前在融媒體中心工作的這方面特長,宣傳上多發力,增強文化自信。”
“最后,我想說,我一定會將在這里的所學,帶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繼續為鄉村振興而努力,以產業振興為基礎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展望未來,訾晨陽豪情滿懷。
旁邊的榆陽區上鹽灣鎮碎金驛村的駐村工作隊員陳發兵接過了話茬:“我以前在榆陽區繼續教育中心工作,此次派駐到碎金驛村,是一個新的職業生涯起點。總體來說,本次培訓可以用八個字總結,就是‘收獲滿滿,受益匪淺’。我的認識能力得到提升,理論知識更加全面,有助于進一步理清思路、拓寬眼界、明確方向。同時,我也認識了很多各行各業的伙伴,為以后的交流合作打開了方便之門。”
陳發兵透露,通過這幾天的培訓學習和楊凌王上村、禮泉袁家村的現場參觀,對他啟發很大。培訓結束后,他將著手開展以下兩項工作。
一是三產融合發展,擴展銷售渠道。“我們碎金驛村合作社開辦養牛場,養殖西門塔爾牛,現在存欄近 200 頭,如果以幫扶銷售、 單獨配送這種方式運營,太過單一,面臨著很多不確定性因素,嚴重影響著牛場效益。看完‘袁家村模式’,一下子打開了思路。若能鼓勵村民三產融合發展,以產業鏈的方式,增大養殖規模,擴展銷售渠道,定會增加農民收入。”
二是因地制宜,重拾貿易功能。“碎金驛村,地理位置特殊,緊挨242國道。歷史上是西口古驛站,也是北宋和西夏兩國進行馬匹、藥材、絲綢、茶葉等貿易的地方。要充分發揮其地理優勢,利用其歷史底蘊,定期開展農貿集市,吸引周圍村民到此交易,增加村民收入,溝通周邊鄉村,繁榮農村經濟。”
躬行踐履,不負韶華
此次結業儀式上,一組學員代表、榆陽區芹河鎮酸梨海則村第一書記郭宇的發言較具代表性。
“本次培訓,設置在大家駐村前或剛駐村不久,時效性強、針對性強,可謂是一場‘及時雨’。”郭宇表示,“這場雨,不僅下在了我們急需提升和耕種的‘業務田’上,也下在了最悶熱、最焦灼的7月。本次培訓攜手了全國知名、省內頂尖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課程安排節奏緊湊、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精巧實用,稱得上天時地利,這也注定使我們收獲滿滿,感悟頗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郭宇告訴記者,“這短短幾日,我們認識了黨的二十大戰略在鄉村振興工作中重要地位和運用方法,領略了宜居宜業的王上村、袁家村的典型案例,熟悉了駐村幫扶管理和防返貧動態監測工作等‘業務干貨’,為我們理清了思路,掃除了障礙。聽完老師、學員們的真情流露及誠意滿滿的經驗分享后,我深刻認識到,空談理論和實打實地踩在農村的土地上埋頭苦干完全是兩碼事,到基層工作很有必要、走進人民群眾很有必要。”
“這幾天的學習,談不上學深悟透,但卻是我進一步深入學習農業農村政策法規的良好開端,也是激勵我們進一步探索和研究鄉村振興工作方法的‘啟迪之門’。非常感謝區委、區政府為我們提供了學習平臺,也更加感謝西農大老師們奉上的精彩課程。今后,我們將把今日所學深刻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和生活實踐里,就像每一名西農大畢業生一樣,誠樸勇毅,破除一切困難,扎扎實實做好本職工作。”他表示,自己駐村后,要認真開展走訪入戶調研,摸清村上的短板,找準自身的定位,集思廣益精準制定工作方案,逐一破解難題,放大本村優勢特色,全面助力榆陽鄉村振興工作邁上新臺階,取得新高度!
駐足回望,木已成林
持續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是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的現實需要,也為廣大干部建功立業提供了廣闊舞臺。
榆陽區古塔鎮駐村工作隊員黃照瑞,是學員中唯一“連任”的駐村工作隊員。2021年,他成為閆莊溝村駐村工作隊人員,以實際行動在村民中樹立了工作隊的形象和威信。
“很榮幸,這次我又被派駐閆莊溝村。作為年輕人,我們不能做時代的旁觀者,如果不把我選派到村上來,我大概一輩子都不會有這樣的經歷,要把青春奉獻到鄉村振興這場必勝之仗中來。”黃照瑞告訴記者,通過七天的學習,主要有四點收獲:
一是放松了心情,轉變了角色。學校優美的環境以及各位專家、教授對鄉村振興戰略獨到的見解、新穎的理念,讓學員在培訓過程中的心情倍感放松,也使大家明確了自己在鄉村振興中擔任什么角色,挑起什么擔子。
二是學到了知識,開闊了視野。這幾天的培訓,課程設計科學,各位專家、教授用自己豐富的經驗,獨到的見解,既把政策講得很透,又契合了基層實際。讓學員們全面領會了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刻內涵,切實提高了政治站位,增加了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
三是交流了經驗,結識了朋友。
四是明確了目標,抓住了重點。
“如何實現鄉村振興這一戰略目標?當前重點就是要做好兩點。”黃照瑞告訴記者,一是推進產業升級,大力發展名、優、特、精農產品,創建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無論是觀光農業,還是品牌農業,都要加快土地流轉,發展連片種植、標準化養殖、規模經營,既要有品質的優勢,又要有規模的保證。同時,利用好“旅游+”“生態+”等經營模式,推進農業與休閑度假、鄉村旅游、生態建設融合發展,從而鼓足農民的“錢袋子”。二是加強三個建設。即加強鄉村建設、鄉風建設、組織建設,共同推進鄉村和諧奮進的新局面。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短暫又充實的培訓,讓他們滿志躊躇、激情昂揚、蓄勢待發,正以嶄新的面貌大踏步走在續寫駐村幫扶新篇章的大道上……
全媒體記者: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