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7 09:43:46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市縣“三個年”活動安排部署,宜君縣以“全域旅游、全景宜君”為主線,充分發揮“紅色、綠色、特色”資源優勢,全面打好生態保護與全域旅游和諧發展的“組合拳”,著力打造集文化旅游、民族風情、特色研學游于一體的特色文旅品牌,為全縣旅游發展增添動力,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生態康養旅游 助推經濟發展
“宜君是個好地方,夏天特別涼快,環境也很好,安靜愜意,趁著孩子放暑假,帶她過來玩幾天,避避暑。”來自西安的楊女士開心地說,連連豎起大拇指。
隱居山野,棲息林間,靜心體會靜謐和舒爽。傍晚,在宜君福地湖野奢營地更是滿滿的人間煙火氣,在夜色和星光下跟親朋好友茶歇娛飯談天說地等等,這樣精致時尚的休閑方式,讓游客一秒回歸自然的美好時光。
“在抖音上看到宜君福地湖有露營地,聽說晚上還有水幕燈光秀,我們從黃陵開車過來不到一個小時,這里有吊床、有喝下午茶的、有吃燒烤火鍋的、有陪孩子玩的,不過來了確實沒有后悔,太愜意了!以后會和朋友常來。”7月22日,來自黃陵縣的游客張欣欣說。
近年來,宜君縣依托資源優勢,建成了“兩山一湖一田一谷一園”六大精品景區,不僅有文化古跡,又有自然風情,著名“宜君梯田”已成為當地網紅打卡的重要標志。目前,全縣共有A級以上景區6家,其中4A級景區1家,3A級4家,擁有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1個,省級旅游度假區1個,省級旅游特色名鎮3個,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2個,市級鄉村旅游示范村11個。先后榮獲中國氣候宜居縣、全國生態文明示范縣等12項“國字號”榮譽和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全省旅游惠民先鋒縣等15項省級榮譽。截至6月底,全縣旅游接待人數114.9萬人次,同比增長71.5%;旅游綜合收入60250萬元,同比增長79.9%。
文旅融合賦能 打造城市新名片
旅游,不僅是單一的景區建設,而是融合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層面的全域發展,更是拉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可謂“興一業、旺百業”,深入挖掘特色文化、推動文旅互促賦能、融合發展。
宜君縣優先發展“旅游+文化”先后把宜君剪紙、農民畫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建成石堡剪紙文化小院、棋盤核桃工藝文化小院、劉小元圖書文化小院等10個鄉村文化小院,隨后建成特色避暑康養示范村4個。并以“體育+旅游”模式,成功舉辦了2023宜君“藥谷飄香·康養山城”生態半程馬拉松賽,積極推進“工業+旅游”,以彭祖養生和酒文化旅游為抓手,不斷催生新業態、呈現新亮點、創造新價值。
今年以來,宜君縣積極培育發展“休閑康養游、非遺文化游、工業游、體育游等多種新業態資源融合路徑,加快推進全域旅游,不斷提升旅游服務質量,提高游客的滿意度和獲得感。同時,增加旅游宣傳推廣,大力倡導發展民宿,并不斷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塑造新品牌,助推宜君經濟高質量發展。
通訊員 張亮 田亞南 高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