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6 09:51:37 蔡銘
近年來,商洛市山陽縣城關街道張垣村不斷深化鄉風文明建設,始終把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作為提升鄉風文明、推進移風易俗的重要抓手,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從思想上形成自覺、制度上形成規范、風氣上形成氛圍,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在張垣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學經典等內容在村民家的外墻上隨處可見,書畫室、閱覽室、兒童活動室、村級農民文化公園……多種多樣的活動陣地與山水田園融為一體。“過去農村健身娛樂設施相對匱乏,村民的娛樂活動多是打麻將、看電視……”村黨支部書記張坤穩介紹,自從有了這些文化陣地,村民們茶余飯后更多的是在廣場鍛煉,在閱覽室看書充電。
“張垣村,張垣規,廣大村民齊發揮。愛集體,愛家庭,村規民約記心里……”筆者在村中心廣場旁看到,村規民約醒目地立在一旁。“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經過無數次開會商討,一條一條地制定出了村上的村規民約。”張坤穩介紹,“村規民約施行后,對村民產生了強大的約束力。”村上的義務治安巡邏隊從最初的幾人發展到幾十人,每天義務對村里的治安、環境衛生等進行巡邏維護。
“過去按照老傳統,60歲生日宴怎么也要準備30多桌,吃上一天的流水席,如今在村上紅白理事會的提醒下,村民不再大操大辦,花費大大降低。”張坤穩說,紅白理事會在推動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用春風化雨的方式將文明新風尚的種子深深地根植在群眾心里,簡辦紅白喜事也成為越來越多村民的選擇。
如今,張垣村里雜亂的違章建筑、廢棄欄圈變成了精心設計的微花園、微菜園、微果園;鄉村舞臺把一部部好戲“送”到鄉間、“種”進鄉親們心田;農家書屋以知識育民、惠民、富民,豐富鄉村文化“糧倉”;“文明家庭”“五美庭院”“好公婆好媳婦”等評選讓先進典型頻頻涌現,文明鄉風不斷煥發新氣象,文明新風尚正不斷滋養鄉親們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