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1 09:35:49 李志東 張泰毓
仲夏時節,正是瓜果繁盛時期。在陜西子洲縣中歐國際鄉村振興產業園,蔬菜大棚里通紅的水果西紅柿、飄香的香瓜、黑紅的葡萄以及茄子黃瓜豆角等碩果累累,成熟待摘。園區負責人崔應國帶著前來參觀的客商、外地觀摩團走進大棚里,興致勃勃地介紹著今年的成果。
子洲中歐國際鄉村振興產業園區
“這已經長到第六茬了,你看這個水果的飽滿度,葉片的厚度,桿子的壯度,證明咱的肥料營養十足。”據崔應國介紹,將使用生物有機肥的果蔬和普通肥料種出的果蔬產量數據比較,西紅柿、黃瓜等分別增產28%、增產22%不等。
崔應國所說的生物有機肥料,是該園區和山東青島農業大學共同研發的中國第四代生物有機肥,這種肥料是把園區羊場產出的羊糞經過兩次發酵,添加生物有機菌,僅兩道工序即加工完成。目前,該園區建設起的有機肥加工廠每天可生產200多噸。
“今年生產了4萬噸,目前已經銷售了38000噸,主要銷售到子洲、府谷、榆陽、定邊等地,今年擴建以后,生產預計達10萬噸。”崔應國介紹,園區生產的生物有機肥今年還在定邊、榆陽等地分別種植了100畝試驗田,目前效果良好。
生物有機肥只是中歐國際鄉村振興產業園的其中一項產業,近年來,由陜西應馬安養殖有限公司發起設立,五家企業參與投資4.6億元建設了中歐國際鄉村振興產業園,園區自營和托管的22個羊場,輻射帶動區域飼養超細絨山羊達13.6萬余只,帶動周邊參與養殖的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1.6萬余元。在脫貧攻堅時期,園區直接帶動了10032戶貧困戶33678個貧困人口脫貧。
今年61歲的封建軍,五年前和他的妻子一同來到園區3號羊場打工,自入場以來,兩口子吃住都在園區,日子過得越來越好。而且由于出色的表現,封建軍還當上了3號羊場的場長。
“我們原先在老家種地,幾乎沒有收入。來到這以后,我倆剛開始一個月能掙個六七千,現在能掙到九千多,還買了車,家庭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封建軍說。
目前,園區內現代化養殖超細絨山羊1.3萬只,種羊8000只,正在建設的羊絨科研大樓、羊絨分梳廠和保稅倉庫等主體工程已初具成型,整個園區正逐步打造成一個集種植、養殖、科研、加工、物流、農旅于一體的綜合性鄉村振興產業園區。同時,園區還依托秦創原平臺長期與高等院校、專家團隊開展研發合作,大力提高產能效益和產品質量,借助科技的力量,把超細羊絨產業效益發揮到最大。
“作為企業,我們始終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研究政策如何有效落實,把企業的發展同中省市戰略決策部署有機結合起來,做出企業應有的使命擔當。”崔應國說,作為園區主要負責人,他對企業的未來有著明確可行的規劃。未來五年內,園區將以超細絨超長絨山羊產業、羊絨衫產業、生物有機肥產業、研發羊胎盤和羊寶保健產品、飼草飼料產業五大板塊,著力打造百億產業集群,實現世界唯一超細絨山羊全產業鏈企業,全國唯一超細絨山羊最優標準制定地,全省唯一圍繞超細絨山羊發展的三產融合示范園區,建成國家級農業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