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0 10:28:57 王韜
“小廁所大民生,小空間大文明。”農村戶廁改造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新農村的重要環節,有利于提高農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近年來,安徽省舒城縣棠樹鄉立足細微之處,下足繡花功夫,通過“微小處”的改造,增強公廁實施標準,全面打造生態公廁,為群眾營造更加舒適整潔方便的如廁環境,不斷推動農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以前的廁所簡陋臟亂,現在新建的廁所,使用起來既方便又干凈。”走進棠樹鄉各村落,提起戶廁改造成果,村民們感慨地說。
治理小角落,改出新民生。為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不斷補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為美麗鄉村建設注入持續動能,棠樹鄉多措并舉,將農村戶廁改造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明確目標任務,因戶施策、因地制宜地選擇改廁模式,分階段、分步驟推進改廁工作。成立戶廁改造問題摸排整改工作組,組織人員逐戶逐廁開展問題排查工作。排查采取“拉網式”“全覆蓋”方式進行,對全鄉農村問題戶廁進行了全面摸排,根據實際情況將問題進行分類,實行“一村一策”“一戶一策”,在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的基礎上進行分類整改,確保一戶不漏、一戶不少。同時,建立問題排查清單,如實填寫基礎臺賬,嚴格對照整改標準,倒排時間節點,限期整改到位。該鄉已累計完成改廁5330戶 ,今年預計改廁800戶,目前已完成改廁700戶。
該鄉始終堅持“因地制宜、注重實用、倡導環保、反對奢華”,倡導節約環保、就地取材,采用節水、節能、除臭等新技術、新材料,建設生態、低碳環保廁所,并適當美化環境,增強文化內涵。在日常管理上,注重長效管理,嚴格落實“定人、定責、定質量”的公廁衛生保潔機制,全面推行“六有五無”(“六有”即:有水、有紙、有簍、有掛鉤、有殘疾人蹲位、有專人值守;“五無”即:無積水、無污垢、無異味、無蚊蟲、無蜘蛛網)的標準化管理模式。
據悉,近年來,棠樹鄉新建改造公廁12座,其中在旅游大道修建公廁3座,在棠八路、舒張路等重要縣、鄉道修建公廁4座,在農貿市場、文化廣場等人員密集場所改造公廁5座,目前均已通過縣級環衛一體化領導小組評審。
下一步,棠樹鄉將緊緊圍繞辦好群眾如廁的“關鍵小事”,扎實推進“廁所革命”,繼續修建生態公廁,提升公廁精細化管理水平,營造干凈、整潔、舒心的如廁環境,用實際行動助力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為打造‘全景棠樹’添彩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