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7 17:16:27
近年來,寶雞市金臺區人大堅持“標準化建設、規范化管理、常態化運行、特色化引領”四維發力,奏響了“代表常在、群眾常來、實事常辦”的履職為民“主旋律”。
標準化建設,夯實服務群眾“基礎樁”
“四級架構”健全網格布局。出臺《金臺區代表聯絡站建設運行實施意見》,有效整合資源,科學設點布局,統籌建設經費28萬元,以人大“四優機關”建設為契機建成區級代表之家,以“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站為基礎建成11個鎮街中心聯絡站、23個村(社區)聯絡站,以代表專長和企業實體為依托建成3個代表工作室,為聯系群眾、服務群眾提供了固定場所和長期陣地,形成了點上輻射、線上開花、面上全覆蓋的網格化布局。
“六有標準”推動均衡提升。成立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一片區一專班”指導聯系制度,常委會領導包片抓、工作委室蹲點抓,堅持外出學習取經、一線調研摸底,精準定位基層“建什么、怎么建”方向問題,通過打造示范點、召開觀摩會,學優樹模、取長補短,形成了比拼爭先的良好氛圍,金臺區聯絡站建設水平實現整體躍升。
“六項公開”曬出實效實績。嚴格落實組織架構、工作制度、工作計劃、接待流程、活動掠影、履職積分“六公開”制度,將代表進站履職定性規范、定量要求,引導代表亮身份、明職責、勤履職。去年以來,40余名代表先后在聯絡站向選民述職,32%的代表履職積分達到100分以上,10余名代表履職事跡被各級媒體宣傳報道,代表由被動型向主動型轉變、由榮譽型向責任型轉變,“有事找代表”成為群眾反映訴求的新渠道。
規范化管理,筑牢履職盡責“主陣地”
建章立制樹規范。出臺《關于加強和規范鎮(街)人大工作的指導意見》等,建成代表履職管理考核網絡平臺,不斷完善聯絡站管理運行制度,3名省人大代表、45名市人大代表、220名區人大代表和262名鎮人大代表按照統籌安排、就地就近原則全部編組進站,“有地議事、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成為所有站點“硬規范”。
精細管理抓規范。細化接待公示、民情登記、問題調研、督辦反饋工作流程,每個聯絡站有進站代表聯系卡、有民情記錄日志、有為民辦實事臺賬,代表履職積分月排名季公示,半年召開進站代表工作點評會,年終召開群眾滿意度測評會,各鎮人大主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年底向金臺區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聯絡站運行情況,使聯絡站成為各級代表為民辦實事、解難事的主陣地。
強化保障促規范。壓實人員、經費雙重保障,各站配備站長1名、工作人員2名,定期圍繞活動組織、選民接待、意見處理等業務開展交流培訓,培養了一批懂業務、會管理、善協調的行家里手。強化年終考評結果運用,定期撥付、定檔補貼站點專項活動經費,做到了人員配備到位、經費支持有力,真正讓代表聯絡站用起來、動起來、活起來。
常態化運行,跑出民生福祉“加速度”
做服務發展的“加油站”。寶雞市金臺區鎮人大依托聯絡站,先后開展“奮戰一線、助力抗疫”“進機關、看企業、訪社區、助發展”“奮進三個年”等主題活動50余項,臥龍寺街道聯絡站圍繞龍豐片區拆遷齊發力,組織代表深入一線查隱患、解矛盾。
做匯集民意的“中樞站”。各級代表主動進站,傾聽民聲、解憂紓困,2022年以來代表參與活動達到458人次,聯系、接待群眾1276人次,收集各類社情民意信息486條。斗中路鐵路涵洞雙向通行、人民街市場綜合改造、部分小區房產證辦理等一批群眾高度關注、反映強烈的問題,經駐站代表及時反饋政府,群眾的呼聲和建議得到有效回應。
做解決問題的“助力站”。把為民辦實事貫穿聯絡站運行全過程,聚焦轄區熱難點問題和群眾急難愁盼,科學制定工作計劃,精心謀劃履職活動,每月10日為主題活動日、15日為代表接待日,堅持代表輪班值守,推行實事清單上墻,做到日日有互動、月月有活動。2022年以來累計協調解決問題172件。
特色化引領,譜寫爭先創優“協奏曲”
品牌創建固本色。注重區鎮指導、站點探索雙向賦能,組織代表學政策理論、學法律法規、學業務知識,打造“學習型聯絡站”;引導代表帶頭團結協作、帶頭攻堅克難、帶頭履職盡責,打造“服務型聯絡站”;調動代表為群眾關切聚力、為高質量發展獻智、為爭先進位鼓勁,打造“實干型聯絡站。
因地制宜創特色。堅持規定動作做實、自主動作做新,中山東路街道中心聯絡站將人大代表融入社區“網格”,開展“微監督微治理”;金臺區硤石鎮中心聯絡站按照代表擅長領域,分類組建產業發展、技術指導、會計審計等6個專業小組;金臺區金河鎮中心聯絡站以鄉村振興為切入點,探索文旅農商體融合發展之路,蹚出了一條條與區域發展相契合的新路子。
延伸觸角增底色。積極推行“聯絡站+產業鏈”“聯絡站+行業”模式,以小切口服務大場景,在金臺區西府天地景區、金河工業園區、寶石機械廠區打造產業鏈上的聯絡站,為企業發展助力;發揮代表領域優勢,建成養老供給、法律援助、心理咨詢等特色代表工作室,為轄區群眾提供便捷、專業的服務,讓群眾時刻感受到代表在身邊、人大有溫度。(金臺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