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6 09:13:24
近日,在瀘州市瀘縣方洞鎮三界村,稻蝦養殖技術人員樊高伍父子一大早就開始忙碌。
“昨晚放好了蝦網,今天一早便可以收網?!狈呶檎f,蝦網被收攏,滿滿一籠活蹦亂跳的小龍蝦被倒入筐內。
“大蝦分揀出來送往重慶的批發市場,小蝦引回稻田。初春出來的小龍蝦,肉質肥美,初上市的大蝦可以賣到70元一斤,中蝦 40 元一斤。”瀘縣蜀漢天府種糧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道國一邊撿蝦,一邊說道。
“雙季稻收割以后開始養殖稻蝦,9月下蝦苗,第二年初便可以豐收,預計5月收完,開始新一年的插秧工作,正好利用了閑置期的稻田,畝均增加收入2000余元。”劉道國講解道。
位于瀘縣、隆昌、榮昌三區縣交界地的三界村,地勢平坦,瀨溪河在境內流淌而過,水源充沛。2012年,劉道國利用三界村區位優勢,流轉 2000 余畝土地開始種植優質水稻,地塊通過宜機化改造,以小改大,發展了稻魚 100 余畝、稻蝦800余畝。
“稻蝦養殖可以提升稻谷種植的附加效益,在水源充沛的情況下,稻蝦畝產可達200斤左右,全鎮稻蝦養殖年產 值 達 到 了 2000 萬元?!狈蕉存偢辨傞L鄭國軍說。
稻田養殖稻蝦對農藥、化肥的使用有嚴格要求,不僅有效降低了化肥、農藥的使用量,而且稻田養蝦可將雜草、水 生 生 物 、蚊 蠅 等 吃掉。同時,稻蝦在稻田里活動不僅增加了水田的溶氧量,其糞便還起到了保肥、增肥的效果,有效提升了稻米品質。兩者之間互依互補,形成了良好的生態綠色種養模式,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拓寬了道路。
近年來,方洞鎮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發展壯大“稻蝦共作”生態發展模式,做強做大稻蝦綜合種養板塊,縱深推進“集體經濟+專合社+農戶”抱團發展模式 ,走 出 一 條 稻 蝦 雙贏、全鏈條發展的綠色鄉 村 產 業 富 民 之 路 。每年,方洞鎮都會組織駐村工作隊員、技術能人、黨員志愿者進村入戶開展稻蝦養殖技術指導。
目前,方洞鎮發展稻蝦養殖5000余畝,主要分布在雨鋒、三界、慶豐、宋田、薛灣等村;有養蝦大戶10余戶,有效帶動養殖農戶100余戶、務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