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3 15:05:46
四川省涼山州會理市黎溪鎮,在黎州村與沙河村綿延的山坡上,黑色金屬板連片地分布于山體間,那是7.6萬多塊多晶硅光伏組件,隨著太陽的方向緩緩移動。
這是雅礱江會理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黎州光伏電站發電場。該電站于2015年12月并網發電,由17個光伏方陣、1座升壓站、1條35千伏送出線路等組成,工程總占地約600畝,總裝機容量20兆瓦,投產至今,平均日發電量8萬千瓦時。
黎州光伏電站負責人田景強透露,光伏電站不僅能發電,還能“長”出土豆和大豆。這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電站按照“農光互補”的要求,積極提高土地利用率,支持當地農業發展。目前,光伏電站正進行農業復耕復種項目,將采用“公司+農民合作社”模式,在場區光伏板下適合種植的土地上,種植大豆、豌豆、紅苕、土豆等。目前電站已結合土地實際,編制《豌豆撒播還田養地技術方案》《韭菜(韭黃)、秋大豆生產技術方案》,開展先期土地培肥,以適應相應農作物生產要求,計劃今年2月正式投入農業種植生產。
“先期計劃種植360多畝。由于農作物將主要種在光伏板下,為了方便人工作業,到時會將光伏板適當調高,同時選擇矮稈且喜陰的農作物。由農民合作社出人工,我們聘請農技員,大家一起把‘農光互補’做起來。”田景強說。
此前,“農光互補”在涼山州已有成功先例。冕寧大田電站是涼山第一個“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利用光伏發電與農業種植相結合的模式,將太陽能輻射分為植物需要的光能和用于太陽能發電的光能,既貢獻大量的清潔能源,又節約了耕地,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保效益,是一種具有疊加效益的新興產業,為涼山州開發“光伏農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