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7 09:36:26
2022年10月底《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修訂通過,將在2023年3月1日施行。地處皖北的靈璧縣不僅是全國畜禽養殖大縣,也是全國生豬調出大縣,當地是怎樣將畜牧法學習與工作實際相結合并指導畜牧業發展的?近日,記者采訪了靈璧縣畜牧獸醫中心主任魏義明。
魏義明介紹,靈璧縣通過舉辦畜牧法專題講座培訓班、印制普法手冊、擺放展板等多種宣傳形式,重點對養殖場、養殖戶、畜禽屠宰、飼料加工企業進行宣傳,提高知曉率,嚴格運用法律法規指導畜牧行業生產,保障畜禽產品質量安全,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魏義明表示,新修訂畜牧法的相關內容包括:一是為支持畜牧業發展,新修訂的畜牧法增加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畜牧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同時充實了“在畜牧業發展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地方政府對畜牧業發展在縣域經濟發展中起到重要支撐作用的認識,激勵畜牧全行業工作熱情,更加有力地做好畜牧業發展工作。二是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畜禽養殖用地合理需求,縣級國土空間規劃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安排畜禽養殖用地。養殖用地是畜牧業發展的基本要素,也是當前畜禽養殖規模化的突出制約因素。新修訂的畜牧法在原先養殖用地政策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用地保障,這對耕地比例較高的淮北平原在推進集約化養殖方面是有力促進。
“新修訂的畜牧法,不僅對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有利,更具有實質性指導意義。”魏義明稱,新畜牧法有利于改變一些地方政府和少數領導認為畜牧業是污染行業的片面認識,具有較強針對性。
“畜牧業的發展關系到方方面面,是農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滿足人們的營養需求、提高農民收入和促進農村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魏義明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畜牧業發展在專業化、產業化、組織化水平上都得到了長足發展,產業體系框架基本形成,但與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目前,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是畜牧業發展的工作重點之一。靈璧縣通過國家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項目的實施,建設了5個畜禽糞污處理中心,每個處理中心覆蓋4個鄉鎮。畜禽養殖場(戶)產生的糞污經收集處理,生產加工商品有機肥,將養殖業、種植業緊密結合,實現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等廢棄物的再利用良性循環,全縣畜禽糞污得到有效處理和綜合利用,不僅改良土壤結構,畜禽養殖面源污染也得到有效控制。通過整縣項目實施,靈璧縣建立了有效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機制、市場運行模式、政策支持體系和責任監督機制,突破畜牧業發展瓶頸,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通過認真學習領會以后,我們對下一步畜牧業發展有了新布局。”魏義明表示,一是靈璧縣畜牧業生產將按照“保生豬、穩家禽、增牛羊、強良種”的發展思路,調整優化養殖結構和區域布局,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生豬出欄保持100萬頭,家禽出欄保持3500萬只。二是重點推動牛羊草食性家畜的發展,利用靈璧縣小麥、玉米等豐富的農作物秸稈進一步提升牛羊養殖比例,到“十四五”末,牛羊肉產量占比將由“十三五”末的11.4%提升到20%。三是重點提升畜禽養殖場規模化、標準化水平,推動養殖場除臭、節水節能整改,打造一批數字信息化牧場。
作者: 張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