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1 16:15:38
日前,河南省魯山縣熊背鄉大年溝村一處山坡上,在大棚里養殖的鵪鶉見到陌生人,先是一陣騷動,又慢慢平靜了下來。 “鵪鶉的肉和蛋,營養價值都很高,很受市場歡迎。這座大棚只有400平方米,由于采用了密集養殖法,能養殖4.2萬只鵪鶉,一年純收入30萬元左右。”養殖場主人詹兵兵介紹說。 2020年春節過后,詹兵兵承包了山坡上一片土地,建起了大棚,購置了設備,拉回4萬多只鵪鶉苗,走上了創業路。 “鵪鶉出生35天就可以產蛋,50天左右就會進入產蛋高峰期。一只鵪鶉一天產一枚蛋,可以持續大半年時間。一般10個月左右,就要淘汰一批鵪鶉。”詹兵兵說。 詹兵兵介紹說,養殖鵪鶉有個訣竅,700只母鵪鶉里必須配一只公鵪鶉。這樣做,是因為母鵪鶉膽小,受到驚嚇亂作一團容易發生擠壓,特別是在產蛋期,受到驚嚇還會發生“難產”。養一些公鵪鶉,遇到一些情況時,公鵪鶉會先叫幾聲為母鵪鶉“預警”,從而使母鵪鶉有了心理準備,不會出現較大的應激反應。 據了解,養殖場的鵪鶉蛋,被南陽市兩家經銷商包銷了,淘汰下來的鵪鶉,由武陟縣的商戶回收。在鵪鶉產蛋高峰期,詹兵兵還會雇2名工人幫忙上料、撿蛋。 “相對于養雞來說,養鵪鶉成本小、風險小,而且見效快、效益高。下一步,我準備擴大養殖規模,把事業做大做強。”詹兵兵說。 (丁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