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1 09:09:13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2月20日訊(記者潘璐 通訊員謝敬波)“馬上就要過年了,非常感謝武漢農科院的專家,幫助我們養殖的貴妃雞能趕在年前上市,可以賣一個好價錢!”12月20日,武漢市新洲區毛沖村養殖戶程喜林開心地說。
記者在雞棚里看到長相特殊的貴妃雞,花白的羽毛,頭頂有一圈像冠冕一樣的“圍脖”,普通雞是三個爪,但它卻有五個爪子。今年6月,武漢市農科院給毛沖村送來了3000只貴妃雞的雞苗。“這個貴妃雞是我們從山東引進的,肉質有土雞的香,也有野雞肉的緊實,是近年來比較流行的高檔品種。毛沖村現在各項產品發展得很好,村民們接受新品種的程度高,而且這里山崗林地也適合養殖這種雞。”武漢市農科院負責人說。
貴妃雞的雞棚冬暖夏涼。
養殖這批貴妃雞的是武漢市新洲區亮新欣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程喜林說:“之前一直不愿意養雞,覺得很麻煩,效益也一般。但是這種來自山東的貴妃雞,市場銷路看好,又有武漢農科院提供科技支撐,讓我和村民免去了后顧之憂。”
據了解,農民過去用土辦法養雞,經常要用水沖洗雞舍,每到陰雨時節,雞舍都泥濘不堪,糞污散發陣陣臭氣,令來往游客掩鼻。在武漢農科院專家的指導下,為了養好這批貴妃雞,亮新欣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農民先是搭建好冬暖夏涼的雞棚,然后在雞棚的地面鋪上谷殼等物料,為貴妃雞建起一層特殊的“生物床”,雞苗的生病率大大降低。“從6月初開始養殖到現在,除了被野狗叼走幾只外,其他貴妃雞都很健康。”
市農科院畜牧專家冉志平介紹,“生物床”由谷殼、鋸木屑和多種有益微生物按一定比例、在適宜溫度下經攪拌發酵制成。雞舍鋪上“生物床”后,雞的排泄物能迅速降解,形成無臭味、無污染、零排放的健康養殖環境。2007年,市農科院首次將這一技術用于旱地養鴨,現已推廣到豬、牛、雞等養殖領域。
程喜林告訴記者,目前合作社養殖的貴妃雞主要供村里和周邊民宿的餐飲,每只可以賣到150元,雞蛋也可以賣3元一個,養殖效益比普通雞要高出50%以上。“明年我們還想多建幾個雞棚,擴大養殖來自山東的貴妃雞,帶動周邊村民就業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