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9 15:38:11
氨基酸含量是傳統獼猴桃的10倍,維生素C含量是傳統獼猴桃的6倍。一種周身長滿白毛的獼猴桃品種,在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引種成功。
近日,記者在修文縣谷堡鎮一個獼猴桃基地看到,這里引種的一種名叫華特的獼猴桃新品種,已經結出果子取得成功。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種華特獼猴桃,藤條、葉片與修文當地盛產的貴長獼猴桃沒有很大區別。但果子區別就大了,外觀呈圓柱形,有的長得歪歪扭扭,果面周身長滿又密又厚的白絨毛,像披著一件白色棉襖。這種“小白獼”平均單果重約六七十克,果形比貴長獼猴桃稍小,可謂顏值不高。
這種獼猴桃成熟期比貴長獼猴桃晚約一個月,成熟期在每年的十月底成熟,采摘下來以后,同樣也要經過一周左右的后熟期才能變軟食用。剝開果皮,果肉呈翠綠色,食之口感偏酸,但果酸味濃。
據種植戶介紹,華特獼猴桃原產于浙江南部的泰順縣碑排鄉,屬于一種毛花品種,修文當地種植戶前些年少量引種試種,今年已經少量掛果投產。華特獼猴桃成熟果口感偏酸,但維生素含量很高。開花時節花朵艷麗,花呈圓形,花瓣粉紅,花型好看。
據了解,該品種是浙江泰順縣碑排鄉人,于1993年在山里偶然發現的一株白獼猴桃樹進行培育的。經檢測,這種白獼猴桃的氨基酸含量是傳統獼猴桃的10倍,維生素C含量是傳統獼猴桃的6倍。此后,這種白獼猴桃被命名為“華特”,2008年取得中國植物新品種權,泰順也成為“華特”獼猴桃的原產地。
據種植戶介紹,華特獼猴桃植株長勢強,抗逆性強,耐高溫、澇、旱、土壤酸堿度的能力均比中華獼猴桃強。但由于其產量低,口感偏酸,只能作為“小眾”獼猴桃物種進行適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