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3 19:51:12
近年來,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碧玉鎮立足自身實際,堅持把改善和提升鄉村治理作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夯基”之舉。積極構建黨建引領下的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的基層治理新模式,圍繞“山水如碧之境、頤養于玉之鎮”發展定位,鎮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群眾宜居指數逐年提升,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工作取得了顯著進展,形成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突出政治聚力,筑牢基層治理之“魂”。該鎮把政治引領貫穿基層社會治理全過程,加強黨委統籌領導,鄉鎮負責固本強基、著力解決具體問題,村負責落細落小、著力密切聯系群眾。黨建辦結合“五治”融合,持續規范“四議兩公開”重大事項決策機制,和政協向基層延伸(村民議事室),探索搭建“村民議事平臺”,實行村民聽證議事、民主協商機制。依托16村級便民服務中心,為村民提供法律援助、征地拆遷、項目建設、家庭矛盾、鄰里糾紛等20多項“訂單式”服務,推動為民辦事項常態長效,截至目前,為群眾代辦事項560余件,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事項60余件。鎮上組建了三級網格長,共有16支“網格藍管家”隊伍,網格員118名。建立周排名、月通報、季考核工作機制,客觀公正、科學合理地評價網格工作情況。16村黨支部均創建網格化服務管理微信群,為村干部和村民黨員學習黨建知識、政策理論、電信防詐、掃黑除惡知識,氣象預警、通知村社事務、交流工作等搭建了便利的平臺,確保群眾有需求時“找得到、叫得應、起作用”。
強化法治定力,夯實基層治理之“基”。該鎮大力推進普法宣傳,將平安建設與法治建設相結合。利用鄉鎮逢集日在主街道懸掛宣傳橫幅、擺放宣傳展板、發放法律知識讀本、掛歷、民法典宣傳折頁等,宣傳禁毒、反邪教、電信詐騙、食品藥品、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等法律法規知識,從源頭上預防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和非法上訪。安裝反詐APP2938人,占比18.27%,共展出展板30余塊(次),懸掛標語16幅,發放各類宣傳資料1.2萬余份,推送各種法治宣傳信息60余條。培養法律明白人48人、聘請2名(鎮上1名、石灘村1名)律師擔任村級法律顧問。建立39名村級聯防聯治人員和52名村級治安戶長組建的村級治安隊伍,切實發揮好“小網格、大治理”的作用。利用鄉村大喇叭播放黨建知識、電信防詐騙、《反有組織犯罪法》等內容,群眾受教育面達97%以上。
用活德治引力,點亮基層治理之“燈”。該鎮開展道德示范提升行動,2022年新創建申報3個文明村(石灘、新城、玉關),目前全鎮文明村創建覆蓋率達50%。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創建文化振興重點村1個。2022年以來共評選文明戶5戶,身邊好人2名,充分發揮榜樣力量引導廣大群眾向好向善。開展村規民約指引行動,在集中整治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鋪張浪費、封建迷信等不良風氣的同時,注重建章立制,固化整治成果,建立長效機制,做到治理高價彩禮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有章可依、依章而行。開展內力激發行動,積極組織開展“喜迎二十大,童心永向黨”“慶祝建黨101周年文藝匯演”等系列活動,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以新精神、新面貌、新風尚、新作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以豐富的精神文化“大餐”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激發自治活力,匯聚基層治理之“能”。該鎮大力推廣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鄉賢理事會、村民說事等民主自治形式。全面推行村民民主說事制度,每個村設立“村民說事室”,每月確定1天為村民說事日,每月第一個星期的星期一,在村黨支部的組織領導下,根據實際情況開展村民說事、協商議事、矛盾調解、民主評議等工作,同步引入司法確認程序,形成了“開放議事、科學定事、合力干事、民主評事”的鄉村治理新模式,今年以來,通過開展村民說事制度,共解決群眾實事、難事20件。
發揮智治效力,拓寬基層治理之“域”。該鎮以雪亮工程和數字鄉村創建為抓手,協調電信部門做到交通路口和群眾自己家監控的融合,16村并入“雪亮工程”監控460個,各村基礎數據已導入到數字鄉村系統,大力提升了智能化水平。深入推進“零命案”“零發案”“平安單位”建設工作,積極推進平安學校、平安市場、平安醫院等各類平安創建活動。同時,深入開展社會治安突出問題整治、依法打擊電信詐騙等專項整治行動,切實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作者:盧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