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1 10:24:40
近幾年,我國畜禽養殖業迅速發展,每年畜禽糞便及糞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畜禽糞便污染問題成為當前農業面源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根據國家環保總局2001開展的23個省3畜禽養殖污染調查顯示,1999年全國畜禽糞便排放量為19億噸,為同年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7.8億噸的2.4倍,而且畜禽糞便COD排放已達7118萬噸,大大超過工業廢水魚生活污水的COD排放量之和。農業部估計全國畜禽糞便年排放量2000年超過27億噸,相當于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的3~4倍。
畜禽糞便不經任何無害化處理就直接排放,這些畜禽糞便攜帶大量的大腸桿菌、寄生蟲卵等病源微生物和大量的氮、磷等進入江河湖泊,不僅污染養殖場周圍的環境,而且導致水體和大氣的污染,更是我國江河湖泊富營養化的主要污染源。大力推廣示范“農田水微循環利用”“稻田養魚(鴨)”“豬-沼-果(菜)”等新的模式和技術,進行循環利用,降低農業面源污染的數量。
如發展以沼氣為紐帶的庭院式生態農業模式,將種植業、養殖業與沼氣使用相結合,以獲得最佳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有效地緩解農村人、畜禽糞尿給農村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有效解決畜禽糞便對地表水、地下水和空氣的污染問題。使用沼液替代傳統的農藥浸種,減少了農藥的使用量,減輕農藥對農田的污染;沼液、沼渣是優質的有機肥,沼肥的施用減少了化肥和農藥的施用量,提高了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減輕了化肥和農藥對農產品、土壤和水體的污染,為發展無公害農業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 (宋李晶 石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