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3 11:27:25
研討會現場。
時光如梭,轉眼間到了收獲的季節,轉眼間到了10月5日這一天。
這一天,本是一個平常的日子,但因政府有關部門組織相關專家,齊聚吉林省大安市,為一個功能肥特意舉辦了一場研討會,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一下子使得這一天不平凡了,意義重大了。
宣布測產工作制度。
這個功能肥有何特別之處?值得為它專門舉辦研討會嗎?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看完你就明白了。
10月5日,由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和吉林省大安市委、市政府主辦的“有機硅功能肥治理3萬畝重度鹽堿土壤示范田測產驗收暨現場觀摩會”在新平安鎮長和村舉行。
稱重、除濕去雜。
為了做好這次測產工作,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組織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等單位的7位專家組成專家組,對河北省硅谷農業科學研究院、河北硅谷肥業有限公司在吉林省大安市新平安鎮承擔的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項目——有機硅功能肥治理3萬畝重度鹽堿地土壤示范田進行了現場實收測產。
專家組在聽取匯報、現場考察的基礎上,按照《全國糧食高產創建測產驗收辦法(試行)》,對3萬畝重度鹽堿地在今年5月份以來使用有機硅功能肥種植的水稻示范田隨機抽取3塊地進行了收割測產。測產結果顯示,3塊地平均畝產558.85公斤,超過了本地良田的水平,而對照田的單產為每畝136.09公斤,平均增產310.65%,增產效果顯著。并且該重度鹽堿地通過有機硅功能肥的使用,土壤pH值已經由最初的12降至7~8,接近中性土壤pH值,實現了蒼茫重度鹽堿地土壤一年變良田的美好愿望。
收割機在鹽堿地治理示范田里收割水稻。
成績如此突出,召開“有機硅功能肥治理3萬畝鹽堿土壤研討會”就成為了必要的。
在研討會上,相關單位負責人踴躍發言,大家對治理鹽堿地的信心更足了,讓昔日鹽堿地成為今日米糧川已經成為了現實,必將為我國的糧食安全作出新的貢獻。
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副主任李榮在總結講話中對有機硅功能肥在鹽堿地改良方面取得的成效給予了肯定。他認為吉林省在鹽堿地綜合治理方面取得的成果值得在全國推廣。
全國勞動模范、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宋福如(左)向大家展示鹽堿地使用有機硅功能肥后的水稻苗分蘗情況。
李榮希望政府、企業、科研、教學和耕地質量監測保護機構繼續強化合作,加強研究,不斷探索,以農業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眼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安全,加強耕地質量監管,健全鹽堿地治理技術體系,走綜合治理開發之路,科學有序推進鹽堿地治理。
據了解,有機硅功能肥系列產品是由全國勞動模范、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宋福如研制的一款系列肥料,2012年開始銷售,在果樹、大田等作物上使用后普遍受到用戶的好評。
全媒體記者 梁軍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