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把新優品種送進億萬農民家——國家玉米新品種核心展示示范觀摩活動側記

2022-09-14 18:42:08    祖祎祎

參會人員在田間觀摩展示示范玉米品種。

金秋九月,豐收時節。在位于河南新鄉的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田間試驗區內,近千畝玉米田郁郁蔥蔥、長勢喜人,微風吹過,“碧波”蕩漾。

9月7日,2022年國家玉米新品種核心展示示范暨品種試驗培訓班在這里舉辦。示范現場重點展示了有望未來在黃淮海夏玉米區大面積推廣的27個優良品種,吸引了各地種業企業、科研單位、管理部門110萬人次線上線下觀摩,探討交流。

展示突破性核心新品種

加快黃淮海玉米良種更新換代

走進展示田塊,只見一排排玉米排列整齊,植株青翠茁壯,果穗飽滿。

“看這穗子,結實率非常突出,今年旱年蟲多,籽粒還能這么飽滿,沒有一點花粒,這樣的品種肯定有產量!”“你看這品種,莖稈韌性非常好,抗倒伏。株型又通風透光,耐高溫熱害,近兩年在安徽、江蘇推廣得很好。”驕陽下,育種專家對展示品種一一詳細介紹,參會人員在田間走走停停,細細觀摩。

“‘MC121’是國審品種,從雄穗開花來看,可以看出受到高溫迫害比較小,且雄穗分支長,說明散粉時間長。莖稈柔韌性好,抗倒折能力很強。”河南農科院玉米資源室主任李會勇雙手撥開植株,走進行間,“從里面看,株型結構很通透,穗位整齊,現在沒看到任何病斑,尤其是花絲不長,說明散粉吐司間隔很短,里面結實也很好,沒有禿尖兒,期待后期很好的表現。”

他剝開苞葉,對著金黃的果穗仔細端詳起來。“你看這棒子尾部有個尖兒,這叫有限花序,這樣的品種結實好,一般都能一粒封頂,穗型又飽滿,好好改良利用將有望成為有潛力的大品種。況且,現在這月份葉片還沒枯萎,說明葉片功能期長,灌漿期就會長,籽粒粒重比較高,這在黃淮海難能可貴。”

展示區內,河南省農科院玉米育種家王振華在機收組示范區內仔細觀摩。“‘存玉738’2021年通過了國家審定。這品種雄穗分支發達,突出特點就是植株矮、穗位低,耐密性很好。”他剝開苞葉,將果穗一掰兩半,“看這果穗,品種結實性非常好,籽粒看上去品質也不錯,軸比較細,籽粒比較長,而且莖稈粗壯,可見抗倒性非常好,特別適宜機收。”

據介紹,此次展示的27個玉米品種中,普通玉米品種20個,機收玉米品種7個,均是各企業和科研單位重點推廣的優良品種,代表了近年來黃淮海區玉米品種選育水平和發展方向。

活動現場,田間鑒評專家組對參展品種的田間表現進行了綜合評價,后續還將對品種產量、品質、抗性指標等進行鑒評,最終結果將在全國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信息平臺發布推介,供種子企業、廣大農戶選擇參考。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便知。品種展示評價是品種的‘試金石’,一頭連著科研,一頭連著企業。”全國農技中心首席專家支巨振指出,近年來,在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的指導下,全國農技中心會同各省建設區域性展示基地,征集品種集中展示。目前,已建成基地1200余個,年展示示范新品種規模已超過1萬個。

“今年,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和全國農技中心認定了第二批60個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通過品種展示示范,一方面為育種單位提供了推介品種的‘舞臺’,另一方面,為種子企業提供了選品種的‘賽馬場’,為廣大農民提供了看禾選種的可信途徑。”支巨振介紹,下一步,全國農技中心將以120個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為基礎,進一步完善品種展示評價網絡體系,擴大品種展示評價規模,提升品種評價技術水平,加大品種宣傳推介力度,把育種創新成果展示在大地上,把突破性優良新品種送進億萬農民家。

應對災害

創制玉米新種質實現優種提升

玉米是我國總產最高、種業市值最大作物,對我國糧食安全、種源安全至關重要。

“黃淮海夏玉米區近2億畝,是我國最大的玉米主產區之一,具有中國特色的小麥、玉米一年兩熟制種植模式。”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首席科學家趙久然指出,黃淮海生態區內,玉米生長期高溫多雨,雨熱同步,遇風災易倒伏,自然災害、病害多發頻發。且具有地域多樣性,不同區域對于玉米生產需求不同,目標各有側重。因此,在黃淮海地區適宜品種一定要具有“高產、優質、多抗、廣適、易制種”等綜合優良性狀,缺少任何一方面都很難成為好品種、大品種。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玉米經過了6-7次品種更替,促進我國玉米單產的持續提高,但滿足玉米多元化育種需求的種質仍相對匱乏。”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李新海指出,黃淮海夏玉米區應注重耐高溫干旱、耐密抗倒、抗莖腐和穗粒腐病、早熟脫水快等優異種質的創制,突破關鍵技術,構建高效生物育種技術體系,培育新一代突破性品種。

近年來,南方玉米種植區銹病頻發,應對病害要從品種上下功夫。“我們廣泛收集種質資源,鑒選到高抗南方銹病種質,構建抗感分離群體,開發出抗銹病基因RppM功能性分子標記。”趙久然介紹,團隊利用分子育種快速創制出“京2416”高抗銹病同型系“京2416K”,填補了我國基礎核心種質高抗玉米銹病空白。

在2021年黃淮海夏玉米銹病大暴發情況下,大部分品種感病后出現大面積枯死,減產50%以上;而用抗銹病“京2416”組配的雜交種,實現數十個系列品種免疫型高抗銹病的優種提升。

規范兩大試驗通道

提升入市品種質量

近年來,我國玉米審定品種數量不斷增加,極大地豐富了品種市場。2006-2016年,年審定品種600個左右。2017年開始快速增長,2021年審定達到了2874個。

不光是玉米,“十三五”時期,我國審定試驗渠道放開后,迎來了主要農作物審定品種數量的大繁榮。

“2014年以來,我們陸續開通了綠色通道和聯合體試驗兩個通道,破解了試驗容量不足的矛盾,提升了品種創新水平,為保障種源自主可控作出了積極貢獻。但隨著品種迅速增加,在解決了市場‘缺品種’問題的同時,品種原始創新能力不強、審定準入門檻偏低、同質化品種多等新問題也日趨突出。”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品種管理處處長陶偉國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國審定的主要農作物品種中來自綠色通道和聯合體試驗的占到八成,這兩個通道已成為審定品種的主要來源。兩個通道如果不規范,必然審定品種的質量無法保證。兩個通道如果管不好,必然影響種業創新氛圍。今年,農業農村部啟動部署了綠色通道和聯合體試驗專項整治行動,嚴格規范兩個通道試驗,制修訂品種試驗管理辦法和同一適宜生態區規定,嚴把國家和省級試驗質量關。

“以綠色通道和聯合體試驗實施為代表的品種審定制度改革深入推進以來,種業創新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同時一些問題又逐步顯現出來,大部分準入主體創新能力不強、審定品種同質化、試驗人員素質和條件不足、試驗監管缺乏有效手段等問題亟待改善。”支巨振介紹,這次專項整治的對象為所有參加國家級和省級審定的所有綠色通道和聯合體試驗單位,包括綠色通道113家、聯合體675家,將重點從品種參試條件、品種選育報告、承試單位條件、試驗設計布局、試驗操作質量等方面,對兩個通道2021年以來的品種試驗進行全面核查。

去年,種業振興市場凈化行動對嚴格品種管理做出了安排部署。“下一步,品種管理工作將緊盯農業生產實際需求,完善品種審定辦法,提高審定標準,優化品種試驗,嚴格審定管理,強化跟蹤評價,加快推出一批優良新品種,為糧食和農業生產提供有力的品種支撐。”陶偉國說。

來源:農民日報
編輯:于婷婷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