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30 16:43:34
業內認為,良性發展的前提是合理的產能水平。
南方農村報記者曲逸群 消費增速放緩、大宗原料漲價、產能調控失衡,近幾年的家禽業唯有一“卷”字概括。2022行業如何打破壁壘,找到一片新藍海?在近日舉辦的2022華南禽業大會上,與會嘉賓表示,與2020年相比,黃羽肉雞已經減產30%,預計半年到一年內養殖業有合理利潤空間,但良性發展的前提是合理的產能水平。肉雞養殖盈利上行 經歷2020-2021年的產能出清、需求回暖,今年第二、三季度肉禽養殖行情迎來復蘇,尤其是黃羽雞、白羽雞的養殖盈利能力上行。 廣西興業和豐禽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梁有國認為,目前影響肉雞價格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疫情影響消費,二是2019年時行情較好導致2020之后出現產能過剩。“行業存在惡性競爭的現象,沒有人愿意減產,但我認為產能控制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加之現在玉米、豆粕價格高昂,養殖成本增加,壓力更大。梁有國預測,今年12月份前肉雞養殖仍然有一定盈利空間。 旺瑤農牧總經理楊澤榮則認為,今年禽企的日子不會好過。“雖然近幾個月情況有好轉,但我認為廣西在品種選擇上,沒有貼合市場需求的變化。疫情、戰爭等多種因素,促使公眾消費心理發生明顯變化,需求下沉,未來市場可能會喜歡早熟型品種。”楊澤榮判斷,慢速雞的市場占有率可能會降低到2019年之前的30%。在2020年4月份,旺瑤農牧就調整了投苗,基本上不再養殖超過100天的品種。明年產能或明顯降低 業內預測,2023年家禽產能將明顯降低。目前,廣西等養禽大省產能淘汰情況如何?廣西大學教授韋平表示,白羽肉雞和蛋雞養殖在過去兩年是虧損的,6月份后價格開始反彈主要是減產以及疫情勢態放緩促進消費所致。 對于行業下階段的發展,韋平建議關注三點:一是與政府的疫情管理措施和經濟發展新舉措相關;二是目前黃雞產能已經比2020減少三成以上,在明年上半年之前,黃雞養殖都會有一定利潤;三是關注是否有新企業大量涌入行業,造成產能過剩。“總體來說我看好行業,但是行情復蘇需要時間。”韋平表示。 廣西是畜禽養殖與消費大省,金陵集團種禽事業部總經理黃超表示,兩廣地區雞的消費量很大,優質雞養殖也很領先。現在禽肉在國民飲食結構中的占比大約是25%,黃超認為,不管是從國家發布的統計數據還是公眾消費習慣的轉變來看,禽蛋和禽肉的消費量還會上升。預制菜適合當下年輕人的消費模式,是有潛力的發展方向。優質雞前景更廣闊 家禽業現在面對的最主要的挑戰是什么,應該如何實現突破?梁有國認為,首先要把疫病防控做好,其次要充分利用廣西在畜禽養殖上的優勢條件,培養競爭力,把雞賣到全國各地區。廣西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周邊省市的消費者都對廣西雞的品質贊不絕口,從業者一定要抓住機會走向全國。 黃超建議,每個企業應該找到自己的方向、精準定位,而不是盲目跟風,一味追求漲速、體重等指標。養殖講求的是經濟效益,企業要結合自身情況做好定位。 韋平則表示,未來禽肉在肉食品消費中的占比還將提高,這是現實所決定的,優質雞的前景更是特別廣闊。其次,還要通過育種等方法為優質雞找到出路。最后,不能只養雞,一定要向終端發展。 楊澤榮建議行業用“數據化”來武裝頭腦。在判斷養雞成績時,大家可以借鑒歐洲肉雞生產指數,把存活率、料肉比等信息數據化,能起到更好的指導作用。此外,大家在尋找飼料替代原料時,一定要懂得飼料原料本身的玉米指數和豆粕指數。做一個聰明的操作者,而不是人云亦云的生產者。 業內認為,良性發展的前提是合理的產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