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6 09:56:35
新華網合肥8月25日電(周雨濛 張致林 賴維蘭)2019至2021年鄉村振興實績考核連續獲評省級優秀,2020年入選全國鄉村振興典型案例……灣沚,這個成立剛滿兩周歲的新城區,已成為蕪湖市鄉村振興的排頭兵。
近年來,灣沚區以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為目標,聚焦聚力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全力打造“強美富”鄉村。
產業振興 讓農業強起來
正值八月,暑熱未消。頭頂草帽的戴二保剛從灣沚區農技推廣中心的新品推廣會回來,便匆匆趕到“豐兩優香1號”再生稻試驗田查看收割情況。
“谷子品質不錯,放心了!10月底就可以收割第二茬水稻。”戴二保是安徽省蕪湖市灣沚區六郎鎮的種糧大戶,今年他流轉了1680畝土地,試驗種植“豐兩優香1號”再生稻。
“相較于傳統單季稻,‘一種兩收’的再生稻省工省時,省下來的成本就是看得見的收入。”戴二保笑著說道。
據悉,近年來,灣沚區注重科技興農,壯大現代農業。以基地創建助推優質糧油、高效水產、精品果蔬和特色苗木花卉四大主導產業發展加速換擋。目前已有3.3萬余畝再生稻種植,形成了以“灣沚再生稻”為特色和“六郎河蟹、陶辛青蝦、陶辛蓮子、灣沚山芋”等地理標志農產品為核心的特色農產品體系。如今的灣沚,擁有省級龍頭企業8個、市級龍頭企業60個、區級龍頭企業101個,這些龍頭企業成為灣沚區鄉村產業振興的主力軍、農業強起來的中堅力量。
生態振興 讓農村美起來
盛夏時節,陶辛荷花小鎮的萬畝荷花爭奇斗艷,周邊地區的游客紛紛慕名而來,泛舟水面,領略水鄉風情,欣賞夏日里荷花的美景。
據了解,陶辛鎮擁有十縱十橫的水系,通過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的手段,對水系進行整治修復,全年水質能夠達到三類以上,做到了水清、岸綠、景美、產優。“陶辛水韻” 成為蕪湖新十景之一,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
近年來,灣沚區將20畝以上塘壩和1公里以上溝渠等微水體納入河湖長制統一管理,依托國家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試點,持續推進美麗河湖建設。
聚焦水綠交融生態美,以省級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先行區建設為契機,推深做實“林長制”,實施“一村萬樹”行動,開展村莊綠化美化行動。
與此同時,灣沚區接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分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堅持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電路氣網”等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補齊農村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短板,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美麗家園。
融合發展 讓農民富起來
農業強、農村美,更要農民富起來。
灣沚區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三產融合發展為引領、特色發展為方向,強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注重“三生融合”發展,構建城區至各鎮干道、環開發區“四帶一圈”都市型生態農業產業體系,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文化體驗、電子商務、養生養老、文化創意、運動健康等新業態,有序開發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路線,打造一鎮一條精品半馬線。殷港藝創小鎮、航空小鎮入圍全國特色小鎮50強。今年上半年,全區休閑農業接待總人數約140萬人次,總收入約5億元。
同時,發揮蕪湖市灣沚鄉村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作用,吸引社會資本5億元,共同建設陶辛鎮沙墩、花橋鎮鳩茲灣、六郎鎮科創走廊、紅楊鎮周橋村等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區,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236戶251畝,閑置住宅流轉220幢35286平方米,初具規模樣板點26個,帶動428名農民就業,農戶盤活閑置住宅年增收256.8萬元,村集體增加收入107.5萬元,切實讓農民共享產業振興成果。
灣沚區委書記殷瓊表示,灣沚區將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持續用力,積極推進鄉村振興,全力打造“強美富”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