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0 09:48:12 齊雷杰
初秋時節,安臥在群山懷抱中的芝麻峪村,林木蔥郁,紅石墻房屋依山就勢,錯落有致。通向每座小院的石砌臺階層層疊疊,彎彎繞繞。村前小溪里清波蕩漾,流水潺潺。靜謐的小山村里,不時有游客前來游玩、拍照。
芝麻峪村一角。(信都區委宣傳部供圖)
芝麻峪村是河北省邢臺市信都區西部山區一個小山村。早些年,這里卻是另外一副模樣。
“第一次到村里,我被連片的石頭房屋吸引。可踩著石階一路走進去,心里涼了大半截。”2011年,大學畢業的杜延青嫁到芝麻峪村時,村里到處可見荒草、雜物,有的農房院墻坍塌,臟亂不堪。
結婚后,杜延青和丈夫到外地打工謀生,老人、孩子在村里生活。僅有280多人的芝麻峪村,外出打工村民有100多人。部分村民搬進了市區樓房。一座又一座古舊石屋,閑置荒廢了。
芝麻峪村閑置石屋改建的民宿。(信都區委宣傳部供圖)
“我們是‘守著金飯碗,過著苦日子’。”芝麻峪村黨支部書記宋書增說,村里連片的紅石墻房屋特色鮮明,周邊有天河山等旅游景區,發展鄉村旅游優勢獨特。但長期以來,村民們大多靠種植板栗和外出打工糊口。
近年來,芝麻峪村改造提升村莊環境,清理垃圾、雜草,拆除牲畜圈,鋪設污水管網,平整道路,種植花卉樹木,安裝太陽能路燈……小山村,一點一滴發生著變化。
遠離城市的繁華與喧囂,體驗古樸悠閑的田園生活,享受大自然的靜謐美好,一些城市游客被村里特色石屋和優美生態環境吸引,前來游玩。芝麻峪村,也贏得外地客商青睞。2020年,外地客商與村里簽訂協議,租用閑置農房打造精品民宿,帶動鄉村旅游。
芝麻峪村閑置石屋改建的民宿。(信都區委宣傳部供圖)
經過維修改造,芝麻峪村荒廢多年的石頭老院煥發生機。
“項目一期改建閑置房屋40間,其中包括風格各異的客房28套。房屋外觀上有濃郁的鄉風鄉味,客房內電熱水器、空調、家具等現代化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民宿項目負責人甄業青說。
在這里經常能看到云海景觀,民宿因此得名“云階客棧”。一些院落、客房,也用富有詩意的“得月”、“入畫”、“云歌”等命名。
鄉村旅游逐步紅火起來。村民們不光能掙房屋租金、守著家門口掙工資,山貨還能作為旅游商品出售。
去年,杜延青返鄉,成為“云階客棧”餐飲部負責人,工作、顧家兩不誤。每當有客人到來,杜延青都熱情推薦特色菜品:“山上采的野菜,本地養的笨雞,還有活水養的鱘魚、鱒魚,這些都是咱的特色……”
夜幕下的芝麻峪村民宿一角。(信都區委宣傳部供圖)
暮色降臨,涼風習習,遠山如黛。芝麻峪村亮起景觀燈,燈光勾勒出小山村的輪廓,如夢似幻。
“最多時,餐廳一天接待上千人用餐。客房也經常滿客,周末來體驗民宿要提前一周預定。”甄業青說。如今,項目二期提上日程,計劃再改建一批老房子,提升接待能力。
游客在信都區路羅鎮小戈廖村象外客棧游玩。(信都區委宣傳部供圖)
一處處別具特色的古村落,像珍珠一樣散落在太行山深處。近幾年,河北一些地方因地制宜推進美麗鄉村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在保護古村落的基礎上,利用閑置農房打造特色民宿和農家樂,展示民俗民風民情,吸引游客游美麗鄉村、住農家房屋、品特色美食、購地方特產。一處處閑置農家院煥發新活力,讓農村“沉睡的資產”變成“增收的活水”。
邢臺市信都區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局長曲藝軍說,當地打造了小戈廖村象外客棧、芝麻峪村云階客棧、大營村西塘時光客棧等17家特色民宿,可接待1000多人住宿、5000多人吃飯,帶動了周邊一批群眾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