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8 17:15:05
近日,湖北省武漢市小龍蝦與鱖魚生態輪養技術培訓班在武漢市喜鵲湖養殖基地開班,培訓班邀請了武漢市水產科學研究所和武漢市水產推廣指導中心的水產專家針對夏季高溫天氣鱖魚養殖需要采取的防護措施進行現場講解指導,來自喜鵲湖及周邊養殖企業及大戶共50余人參加培訓。
小龍蝦與鱖魚生態輪養模式通過生態輪養實現一池兩用,即在同一池塘中將小龍蝦養殖與鱖魚養殖進行錯季養殖,1—6月養殖一季小龍蝦,7—12月養殖一季鱖魚,有效規避了市場風險。
目前正是鱖魚養殖時期,鱖魚養殖環境要求較高,特別是對水質有較高要求。專家表示,在持續高溫下,鱖魚養殖環境有機質增加,水質底質變差,極易導致寄生蟲滋生,最為常見的是車輪蟲、魚虱和錨頭鳋。養殖戶要重視水質管理工作,平時務必根據實際情況做好做勤改底工作,保持水質環境潔凈和穩定的pH酸堿度,保證鱖魚的健康活性。
除此之外,還要加強病害防控,以免出現出血病、腸炎病、爛鰓病等病害。高溫環境下,養殖戶要定期巡塘,隨時觀察鱖魚活動情況,及時掌握鱖魚攝食量有無變化,發現異常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專家強調,特色水產養殖規范用藥應做到六不用,即不用禁用藥品、不用停用獸藥、不用假劣獸藥、不用原料藥、不用人用藥品和不用農藥。
前來參加培訓的江夏區三門湖漁場鱖魚養殖大戶安新桃表示,近幾年他一直用小龍蝦鱖魚生態輪養模式進行養殖,50畝池塘每年純收入35萬元,效益明顯。他在養殖過程中經常參加各種技術培訓班,找專家取經,學習養殖技術和疫病防控等知識。“養殖要與時俱進,專家們研究出來的新技術、新方法都是有科學依據的,既然能讓我們養殖過程中養得好、少生病,那我肯定要多學習。”安新桃笑著說。在他的帶領下,周邊不少養殖戶都加入到鱖魚養殖行業中。
據了解,武漢市在江夏、黃陂、新洲、蔡甸、東西湖和經開區(漢南)等6個新城區建立了各具特色養殖基地,小龍蝦養殖水面超過30萬畝,其中,江夏魯湖、經開區(漢南)喜鵲湖兩地鱖魚連片養殖集群面積均超過2萬畝。
來源:農民日報
編輯: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