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5 10:51:43
天蓬數字化低碳牧場的自動巡檢機器人
今年1月底,浙江省江山市的天蓬數字化低碳牧場的樓房式智能化豬舍正式投入使用,首批6000頭豬坐著電梯住上了高樓。近日,天蓬數字化低碳牧場首批“高樓豬”迎來了出欄時刻。
電梯門打開,一頭頭豬在飼養員的引導下走向專用的通道。經過相關部門的檢疫程序后,這批豬即可走向市場。“原來6個月,我們只能養到120公斤左右,現在5個月就已經能達到130公斤的均重,日增重效率非常高,而且在無菌環境長大的豬品質也更好。”天蓬集團總經理王利通介紹,這要得益于無菌的環境,精準調控的溫度、濕度、通風,科學設置的喂料喂水……一系列智能化精準控制為豬生長提供了最優環境。
走進天蓬數字化低碳牧場大樓,人、豬、物、料等均有專用通道,隔離與消毒設備齊全,各個樓層互不關聯,每層樓實行全封閉網格化管理,一個樓層相當于一個獨立的豬場。搭載著感應器和攝像頭的自動巡檢機器人在不同樓層間穿梭忙碌,巡查記錄豬生長環境和生長狀況。“自動巡檢機器人,它的數據提供會更加精準,包括異常豬的體熱變化,環境、有害氣體的含量。人為巡查只能是感覺,巡檢機器人會有具體的數據記錄,效率更高也更科學。”王利通解釋道。
將智能設備與物聯網平臺結合,數字化管理使科學飼養各項標準得以精準執行,大大提高了運行管理效率。在天蓬總部的智能控制平臺,大屏幕上可實時查看一個個樓層豬場的狀況,豬場溫度、濕度、通風等數據也一目了然,有毒有害氣體實現自動檢測,情況異常時更是有智能預警。
“目前,整個低碳牧場的環境檢測、豬的耗料、豬病檢測這些設備已經投入正常運行中。下一步,我們將把大數據進行全面匯集,建設牧場的數字駕駛艙。”天蓬集團養殖事業部運營副總經理朱建韋說,數字牧場滿產后,占地30畝的年出欄生豬量可達15萬頭,相比傳統的平房豬舍,足足節省了90%的土地。同時,得益于智能自動化設備,牧場可實現大健康監控,單位豬舍面積可提高5%生豬出欄數。 (據《浙江日報》)
鏈接:為何顛覆傳統,用高樓養豬?
“土地資源越來越緊缺,高樓養豬剛好節省用地又能提高產能。”天蓬集團總經理王利通解釋道,公司要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商品育肥豬的出欄率,如果按照傳統養法,就需要增加土地面積。
“大數據系統能對各網格樓層中的豬只飼養水平和健康狀況進行記錄并分析,查找原因,對各階段的生產進行精進,樓房內的溫、濕度控制、喂料喂水、豬體測溫等環節也實現了自動化,通過一系列智能化的精準控制,提供最優的生長環境。”江山市農業農村局養殖業發展服務中心的毛楊倉說,天蓬數字化低碳牧場的豬舍看似普通,卻非常低碳環保。因為建筑外墻及樓板全部采取保溫設計,在頂樓設計了熱能收集裝置,實現了熱能回收,現在平均一頭仔豬在冬季保育期能耗成本由原先的15元降至3元。
節約用地、提高養殖效率其實并不是高樓養豬的最大優勢。天蓬研究院副院長朱明飛是名研究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的博士,他透露養豬最重要的就是防疫,高樓養豬在各樓層設置了雙過濾除臭設備,能有效降低廢氣中的有害物質含量,保證了空氣質量,減少疾病的發生和傳播,養豬的成活率可以達到98%。(梅玲玲 錢潔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