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大學生“牛倌”,振興家鄉的“生力軍”

2022-06-24 15:03:00   

黝黑的臉頰,清澈的雙眸,運動鞋上沾滿泥土。初次見面,這是拉瑪加留給記者的印象。

1992年出生,今年剛好30歲的拉瑪加是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曲麻河鄉措池村人,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牧民。2017年從西北師范大學畢業后,拉瑪加放棄了在城市工作的機會,選擇回鄉創業,當起了“牛倌”。

大學生回鄉養牛?起初,這個消息在村里炸開了鍋。一個好不容易跳出牧區的大學生,為何又回鄉村生活?

“草原的孩子就應該留在草原,如果年輕人都走了,那么家鄉誰來振興?”拉瑪加是個心思細膩的男孩,上大學的時候,每逢寒暑假回家,他都會仔細觀察家鄉,往往越看心里越難過。“城市越來越漂亮、越來越現代化,而家鄉卻缺乏活力生機。”

措池村,地處長江源頭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通天河源野生動物保護核心區,總面積約2124.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650米,是海拔最高的純牧業村之一。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的號角在雪域高原吹響,帶著“振興家鄉”的這份熱情,拉瑪加毅然決然地選擇回鄉。

在外見過世面的拉瑪加一開始也考慮過很多項目,但是最終還是被自己一一否決。

“我們有大容量的草場,有生態的優勢,有種源稟賦,而且牧民天生就是養牦牛的好手。”幾經思考拉瑪加還是決定拿起“牛鞭”干“老本行”。

拉瑪加知道“單打獨斗”成不了大事,村里牧民居住分散,草場零散,養牛效率不高,只有將牛羊、草場整合起來,推動規范化、規模化養殖,搭建大學生和牧民的交流平臺,才能把家鄉的牦牛養殖做大做強。

下定決心,拉瑪加立刻行動起來,挨家挨戶去找合伙人,在他的一番努力下,22戶人家,共籌集70多萬元。“合作社+牧民”模式的鼓聲湖生態畜牧專業合作社成立。

雖說從小在牧區長大,但所學專業不是養殖,拉瑪加養牛幾乎是從零做起,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喂牛、洗牛舍、除糞便、醫治牛病……不懂養殖和疾病防治知識,他就把養牛的書通通買回來自學;沒有專業技術人員指導,他就去請教獸醫、專家、能人,不斷積累經驗,持之以恒地鉆研技術,現在拉瑪加也算是遠近聞名的養殖能手了。

在拉瑪加的影響下,村里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紛紛摩拳擦掌,“入伙”進來。

“現在我們的團隊有9個大學生,從管理到經營再到銷售,我們各展所長,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為合作社發展提質增速。”拉瑪加自信滿滿。

今年31歲的桑周文加就是其中之一。桑周文加學的是獸醫專業,從學校畢業后就加入到了合作社,專門負責為牦牛“看病”。

桑周文加說:“這片土地養育了我,現在我能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來讓家鄉變得更好,我感到很自豪。”

合作社在大學生“牛倌”的經營下,逐步壯大,這也讓全村人看到了新希望。

2019年夏天,鼓聲湖生態畜牧專業合作社轉變模式——“合作社+牧民+村集體經濟”。120戶牧戶加入合作社,3萬公頃草場,1015頭牦牛,讓這群年輕的孩子有了更大的平臺和大展拳腳的機會。

“今年,我們打算出欄80頭牦牛,預計收入有100萬元,每戶可分紅8000多元,未來我們效益會一年比一年好。”談起發展拉瑪加充滿信心,“我堅信通過我們的努力,不久的將來,家鄉將是另一番模樣。也希望更多有想法、有能力、有勇氣、有擔當的年輕人回鄉創業,投入到我們的‘大家庭’和鄉村振興中。”

來源:青海日報

編輯:牛姣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