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6 09:56:00
“我在這承包了一座大棚種植蔬菜,目前已賣出1.3噸,掙了1.5萬元。”近日,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阿熱勒鄉色日克都維村村民圖布·圖爾蓀在莎車縣戈壁產業園對記者說。
從遠處望去,一大片戈壁灘上草木稀疏,唯有3000座溫室大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來到莎車縣戈壁產業園,看著棚外滿地的黃沙礪石,記者心存疑慮,這里能真的能長出東西來嗎?直到步入溫室大棚才發現里面竟“別有洞天”,各類蔬菜郁郁蔥蔥結出累累碩果,智能通風系統、智能溫控系統、水肥配比機等設備一應俱全。
莎車縣戈壁產業園負責人魏興亞說,物聯網終端連接在種植戶的手機上,園區服務中心的電腦上則連著每一座大棚,可以對其實時監測,缺水缺肥會報警,種植戶可以在手機上及時調整,而且這種智能化種植相比傳統種植模式可以節約90%以上的水肥。
“有了這些智能化設備,啥時候需要澆水,什么時候需要施肥,在手機上一點就可以了。以前兩小時才能干完的活現在10分鐘就干完,而且種的東西長得很好。”莎車縣烏達力克鎮巴格艾日克村村民肉孜依明·尼亞孜開心地說。
記者來到同樣建在戈壁灘上的喀什地區英吉沙縣5G數字智慧農業產業園時,來自該縣城關鄉帕萬艾日克村的伊斯馬伊力江·阿不來提正在智能溫室大棚忙碌著。“現在日常管理基本都是自動化,我1個人管理3座大棚很輕松。遇到天氣不好時,我們在手機上就能遠程操作,不用來大棚。”伊斯馬伊力江·阿不來提說,他是村里第一批來這里上班的員工,沒想到真的在戈壁灘上種出了蔬菜,而且還實現了用手機管理。 (據中新社)
編輯:牛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