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1 09:58:35
“這個階段的低溫、高濕很容易引發銹病、赤霉病侵染,條銹病前期如果有沒控制將會再次侵染,持續的水膜和低溫在幾小時內孢子即可萌發,高空傳播的孢子一般10天左右都會存活,所以,銹病(條銹、葉銹)會抬頭,赤霉病也會趁機而入。如果雨前沒有一噴綜防,則會存在嚴重發生的可能。用過藥的地塊建議雨后再次用藥,確保防治效果……”這是前段時間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植保站站長陳曉靜正在“空中課堂”線上指導各村的種糧大戶科學田間管理,精準防蟲治蟲,努力推動當地農業生產。
“空中課堂”是邯山區在常態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為實現“科技壯苗”而專門設立的在線農業科技宣講服務平臺,旨在推廣農業實用科技、普及農田管理知識,以“網上送科技”確保豐產豐收。課堂分為“線上直播間”“你問我答”“在線農技指導”等多個欄目。教師為河北工程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的專家教授以及邯鄲市、邯山區農業技術專家等,“學生”為全區所有村莊的種糧大戶和頭腦靈活的高素質農民。“空中課堂”一頭連接“云上智農”、全國農技推廣中心等平臺,一頭連接廣大農民中的種糧大戶和農業精英。為實現隔空指導全覆蓋,這些“學生”課后再將自己從“空中課堂”學到的實用技術和田間管理知識發至所在村的微信群,傳播到每家每戶、每位村民。
“比如防治小麥蚜蟲,要在達到防治指標時用藥,也就是在病蟲害防治的最佳時間用藥,既實現精準防治,又減少農藥使用量。”陳曉靜介紹,在這個“空中課堂”里,小麥什么時候澆水、什么時候追肥、什么時候開鐮,專家都會適時講解得透透徹徹,避免了盲目田間操作,提高種植效益和產量。
該區南文莊村種糧大戶張志永是連接“空中課堂”和普通農戶的“中間人”。提到“空中課堂”時他豎起大拇指說:“就拿最簡單的澆水來說吧,其實學問也大著呢。小麥灌漿前必須再澆一遍水,如果灌漿后再澆,容易發生倒伏。如果墑情比較好,也可以晚澆幾天,這都要靈活掌握。這些在‘空中課堂’的《小麥中后期管理》中都會講到。我每次都把實用技術信息發到我們村的農業工作群,傳達到每個農戶,讓他們都成為田間管理的高手。”
此外,“空中課堂”的老師們還公開自己的聯系方式,隨時接受農民對田間管理問題的咨詢,有問必答。
據了解,截至目前,該區已通過“空中課堂”對農戶和種植大戶宣傳推廣田間管理技術等90余條,深受農民好評。
韓艷萍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杰
來源:農民日報
編輯: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