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6 09:09:40
5月14日,安徽省種子管理總站、安徽省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安徽省作物學會組織有關專家,對安徽省白湖種子有限公司自主選育、連片種植的小麥新品種白湖麥1號、白湖麥4號進行田間實地考察。其中,白湖麥1號理論測產達到了畝均539.64公斤,白湖麥4號理論測產畝均448.39公斤。
專家組認真考察了大田小麥生長情況,并進行了現場測產。現場位于白湖農場種子公司三分場,屬典型的沿江稻茬麥區。集中連片種植白湖麥1號370畝。該品種株高 80cm左右,長相清秀,落黃好,莖稈彈性好,未發生大面積倒伏;小麥紋枯病、赤霉病等病害發病均較輕;綜合表現明顯優于當地主推品種。專家組選擇有代表性的田塊進行五點取樣測產。平均畝有效穂 39.91萬穂,單穗結實粒數39.67粒,根據該品種常年千粒重40.1g計算,理論畝產634.88公斤,按0.85折算后,平均畝產539.64公斤。根據考察和測產情況,專家組認為,白湖麥1號耐遲播,耐漬害,綜合性狀好,產量潛力較大,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具有較好的推廣前景。該品種符合國家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在長江中下游冬麥區的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及上海市全部,河南省信陽全部與南陽南部,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南地區種植。
另一個測產現場位于白湖農場種子公司四分場,屬典型的沿江稻茬麥區。集中連片種植的白湖麥4號280畝。專家組選擇有代表性的田塊進行五點取樣測產。平均畝有效穂 36.21萬穂,單穗結實粒數 37.84粒,根據該品種審定的千粒重 38.5g計算,理論畝產527.52公斤,按0.85折算后,平均畝448.39公斤。根據考察和測產情況,專家組認為,白湖麥1號耐遲播,耐漬害,綜合性狀好,產量潛力較大,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具有較好的推廣前景
測產結束,安徽省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召開了國審小麥新品種白湖麥1號和白湖麥4號田間測產與豐產提質增效技術研討會。據悉,安徽目前有1200萬畝稻茬麥面積,使用小麥品種雜而亂。專家組一致認為,白湖麥1號、白湖麥4號充實了皖產優質稻茬麥品種庫,將為推進小麥高產攻關、安徽品牌糧建設、“兩強一增”工程起到積極的意義。
來源:農民日報
編輯:牛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