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1 16:10:00
2021年5月10日,吉林省宣告正式消除了絕對貧困。同日,吉林省鄉村振興局揭牌,開啟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一年的時間過去了,吉林省交出了怎樣的答卷?
增收
2021年,吉林省脫貧群眾人均收入達到12079元,同比增長20.18%,高出全國平均水平3.3個百分點,脫貧群眾自我發展意識和自主增收能力明顯增強。全省脫貧地區農民收入達到12906元,同比增長12.3%,高出全國平均水平0.7個百分點、全國農民收入增速1.8個百分點。
幫扶
“牧光互補”的風光發電場,助力農民增收(央廣網發 吉電股份供圖)
吉林省開展兩輪“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摸排整改提升專項行動,保持脫貧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無失學輟學;脫貧人口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范圍,住院、慢病門診醫療費用實際報銷比例保持在90%和80%;六類農村低收入群眾動態新增危房5060戶全部完成改造;脫貧人口飲水安全保持全覆蓋,51個縣初步實現農村集中供水工程縣級統管。
實施產業幫扶項目558個,帶動脫貧人口42萬人。光伏扶貧收益累計到位15億元,受益脫貧人口26.15萬人。促進脫貧勞動力穩定就業11.29萬人。全省脫貧人口享受低保政策21.04萬人,農村困難群眾專項救助和臨時救助14.2萬人,發放60周歲以上脫貧老年人補貼22.01萬人。
政策
好政策,讓農戶切實受益(央廣網發 陸鈺霖攝)
吉林省籌措使用中央、省、市、縣四級財政銜接資金37.5億元。確定13個省級重點幫扶縣,縣均獲得財政銜接資金1.29億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落實易地搬遷后續扶持資金2.4億元。深化8家中央單位定點幫扶,建立長春—延邊省內幫扶協作關系,啟動“萬企興萬村”吉林行動。與8家在吉銀行簽署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合作框架協議,當年全省涉農貸款余額5510億元,脫貧人口小額信貸發放8106戶3.12億元,脫貧戶“6+N+1”產業保險保費規模達到8670萬元。
建設
2021年,吉林省啟動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全省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5.3%,鄉級行政區5G通達率98%,縣域內醫療就診率達到90%以上。創建首批包括374個脫貧村在內的1022個宜居宜業美麗鄉村示范村。
產業
“千萬頭肉牛工程”助力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央廣網記者 李文清 攝)
據了解,脫貧攻堅期吉林省累計建設種植、養殖、加工等各類產業幫扶項目5485個,全省累計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50家、農民合作社8.2萬家、家庭農場14.5萬戶;創建省級產業園區51個、脫貧地區占了1/3以上;2.6萬名產業發展指導員全部轉化為鄉村振興指導員;培訓農業經理人、專業農機手等鄉村振興領軍人才2800余人;組建54支科技特派員專家隊伍和22個產業技術專家組,招募83名農技特聘員;為1489個脫貧村培育創業致富帶頭人6000余人。
同時,依托訂單生產、土地流轉、生產托管、就地務工、股份合作、資產租賃等方式,70%以上的脫貧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了緊密型利益聯結關系。截至去年底,鄉村產業已累計帶動脫貧戶和監測對象109.2萬戶次。通過產業賦能,80%以上的脫貧戶接受了生產指導和技術培訓。
來源:央廣網
編輯:牛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