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7 11:38:28
4月末,河北省承德市春意正濃,武烈河畔垂柳透出新綠,漫山遍野的杏花怒放。行走在燕山深處,處處是生態喜人圖景,萬畝林海鑄就“綠色銀行”,特色產業撐起百姓“致富傘”,農旅融合發展繪就山水田園好風光……一個個昔日藏在深山人不知的小村莊,如今實現了美麗“蝶變”。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發展方式,既美了鄉村,又富了百姓,莽莽群山之間,奏響了鄉村振興曲。
這是平泉市桲欏樹鎮桲欏樹社區雪后的景色(2019年12月30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
林海淘金,綠色發展有奔頭
穿行在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哈里哈村的阡陌間,成千上萬株苗木在陽光下翠綠挺拔,一片片新綠給整個村子增添了精氣神兒。
20世紀70年代,位于塞罕壩腳下的哈里哈村,有很多村民應征到塞罕壩機械林場參與植樹造林。如今,村民植樹造林仍然熱情高漲,念起了苗木產業“致富經”。
這是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御道口鎮境內的森林雪景(2020年12月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王立群攝)
人工綁扎、枝條修剪、樹冠再造……在哈里哈村的圍場浩達苗木經銷有限公司造型松示范基地,經過造型師的巧手修剪,一株株普通的松樹搖身一變成為“迎客松”“不老松”等景觀樹。
該公司負責人于素霞說:“一株造型松根據造型水平高低,能賣到4千元至1萬元不等。去年,公司共出售造型松166株,銷售收入112萬元,占苗木總銷售額的30%。”
在造型松示范基地帶動下,目前圍場縣2000多個苗圃積極構建種變苗、苗變木、木變樹、樹變景的全產業鏈增值體系,加快推動苗木產業由園林綠化向賣園藝服務、賣綠色生活方式轉變。
以綠為“媒”,靠綠生金。哈里哈村從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多元的窮村,發展到現在年人均收入9000多元的生態新村,被譽為“塞罕壩生態第一村”。
哈里哈村是圍場綠色發展的一個縮影。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縣委書記劉洋說,圍場將塞罕壩精神植入靈魂血脈,為首都阻沙源、為京津涵水源;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為發展增資源、為百姓拓財源;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群眾謀幸福,以生態振興助推鄉村振興。
這是承德市雙灤區大貴口村的景色(4月1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
優化產業布局,鄉村振興添活力
從承德市區驅車向東南110公里,沿著盤山公路翻過幾道溝梁,來到燕山深處的平泉市桲欏樹鎮桲欏樹社區。
在這深山峽谷之中,桲欏樹社區宛如桃花源,讓人眼前一亮:馬路兩旁綠樹成蔭,樓房鱗次櫛比,山坡千畝富硒果園引爆鄉村旅游,山腳菌菜大棚穩定農民增收……置身社區,很難想象這里曾經用“一進桲欏樹溝門兒,稀粥兩大盆兒”,來形容當時的貧窮落后。
桲欏樹社區黨委書記金旭東說,近年來,社區啟動中心村建設,圍繞“美麗鄉村、易地扶貧搬遷、特色產業、民俗文化、鄉村旅游、溝域經濟”六位一體的現代農業發展思路,通過3期新民居工程建設,社區人口已達2730戶、近1.2萬人。
“搬遷是手段,致富是目的,項目是關鍵。”金旭東說,社區轄33個自然村、62個居民組,耕地面積15460畝,山場面積54800畝,按照“山上觀光旅游蓋帽,山中果樹纏腰,山下菌菇唱主調”的發展布局,集中連片構建起食用菌為主、果品產業為輔的發展格局。
如今,從村民自編的順口溜中可以窺見這個社區的變化:“脫掉泥鞋換拖鞋,拆掉土炕上樓房”“綠樹成蔭河水清,工農并舉產業興,美麗農村是我家,條件不比城里差。”
承德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劉寶龍介紹,承德以調優調精為導向,集中連片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不斷優化產業布局,建設萬畝以上示范片區25個,組建了玉米、蔬菜、馬鈴薯、中藥材、食用菌等12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承德試驗推廣站,有力地推動鄉村振興。
這是游客在承德市雙灤區大貴口村村邊的一棟大棚內采摘櫻桃(4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
農旅融合,繪就山水田園好風光
走進承德市雙灤區大貴口村,清澈的灤河水奔流不息,岸邊連片的草莓、櫻桃大棚里,顆顆果子鮮紅欲滴。
“村里草莓不愁銷路,我的年收入能達到二三十萬元。”大貴口村草莓種植戶杜玉山言語中透著收獲的喜悅。
大貴口村屬于城市近郊村,以設施農業和鄉村旅游為主要產業。全村共有溫室大棚303個,其中草莓大棚有230個,村民年人均收入達到1.7萬元。
游客采摘結束后,還可以逛一逛由大貴口村和蓮花山景區共同打造的“山谷市集”。這里匯聚了蘇籽油、胡麻油等近100余種本地農副產品。玩累了,還可入住古樸典雅的民宿。
采摘、民宿、鄉村嘉年華,鄉村旅游多元化發展的必要元素,已在承德各個縣市區遍地扎根開花。豐寧大灘鎮小北溝村列入河北十大特色民宿鄉村;灤平“長城人家”主題民宿,早已成為聞名京津的網紅打卡休閑地。
承德市旅游和文化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唐秋華表示,今年,承德以拓展農業多種功能為重點,深入實施“農業+”戰略,加速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把民宿經濟作為“推進全域旅游、實現鄉村振興”的第一抓手,實施“百村示范、千戶帶動”工程,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精品民宿,帶動全域旅游發展。
來源:新華網
編輯:牛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