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5 19:30:46
“五一”國際勞動節當天,記者來到西寧市湟中區李家山鎮食用菌種植示范園里,看到一派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一朵朵肉厚肥碩、圓整緊實的香菇正在一排排菌棒上茁壯生長。雖然這兩日雨雪天氣突然造訪,但對大棚里生長的香菇沒有造成太大影響。
上午8時,20名從周邊村前來務工的村民正忙著采摘精選香菇、然后整理裝箱,這些香菇將銷往青藏高原農副產品集散中心等地,進入市民們的餐桌。正在忙活的陰坡村村民金生菊說:“到大棚里摘香菇比去外面打工舒坦多了,早上八時到下午六時,每天都有150元左右的收入,不出鎮就能賺到錢,還能把家照顧上。”
地處云谷川地區的李家山鎮,地勢平坦,交通便利,下轄3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7533戶27444人,擁有3620公頃耕地。經過多年的發展,設施農業、鄉村旅游和勞務輸出成為了當地的主導產業。為有效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湟中區立足區域特色,充分利用4000萬元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在李家山鎮李家山村修建了食用菌種植示范園,由李家山鎮以“黨委引導、企業運作”模式成立的鎮屬企業負責運營。
“從4月10日第一個實驗棚投入生產以來,我們已生產香菇5萬公斤,日產量達到了2500公斤以上,產值達到25萬元。產出的香菇不僅產量大、不斷茬,生長形態還特別好,投放到市場后銷路暢通。”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趙柯杰說。
“食用菌種植示范園計劃共建成高標準陰陽棚7個,目前投入使用的實驗棚占地5000平方米,可放菌棒20萬個,其余6個棚將在今年六月陸續建成投產,項目建成達產后年銷售額預計達3000萬元,去除原材料、供暖等運行成本,預計年凈收益為500萬元。”副鎮長賈延云介紹說。
生產周期短、見效快,小小的香菇為李家山鎮撐起了一頂“致富傘”。待項目建成后,不僅可以輻射帶動更多周邊群眾務工增收,還能探索開展當地群眾以資金入股參與分紅,更可通過技術幫扶、低價提供菌棒等方式,帶動當地群眾從事食用菌種植銷售增收。
談起食用菌種植示范園的未來,趙柯杰的語氣充滿期望:“項目的凈利潤將專項用于擴大再生產、轄區內的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修繕。等種植示范園發展進入正軌后,我們還考慮將拓展旅游采摘產業,讓廣大游客也走進大棚,感受休閑、采摘為一體的體驗,助力李家山鎮的特色產業蓬勃發展。”
作者:莫昌偉 趙曉蓉
來源:青海日報
編輯:王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