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9 11:20:50
眼下的重慶市銅梁區太平鎮垣樓村,一片近百畝的晚熟臍橙萬千朵潔白的臍橙花競相開放,橘黃色的臍橙果實與之交相輝映。村黨支部書記周云芬在果樹間對著手機,熟練地在直播間里向網友們打著招呼:“見過這種花果同枝的果樹沒有?可以一邊賞花一邊摘果子吃喲……”
“以前不要說搞直播了,農村地區網絡信號都差得很。”周云芬說。不過從去年起情況開始有了改變,村里建起了5G基站,邊邊角角網絡信號都滿格,村里的大爺大媽和在外的子女視頻通話那叫一個熟練。周云芬他們也順勢做起了直播帶貨,村里的沃柑、臍橙,連帶著村里的鄉村美景都通過網絡傳播了出去。
像垣樓村這樣的農村網絡情況改善得益于銅梁區5G建設在農村地區的布局。據銅梁區大數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區已累計建成5G基站1580個,實現城區、農村場鎮以及部分村社等重點區域熱點覆蓋,大力支撐了農村信息化發展。
作為2022年重點項目之一,銅梁區今年將再建設100個5G基站,鋪設光纖1000公里。通過4G流量分析,按照業務和用戶實際需求,這些新增的基站,正在有條件、有需求的行政村加緊建設,加快農村地區的5G網絡優質覆蓋。
5G網絡向村里拓展,除了改善農村地區的網絡狀況,更是讓農業生產方式逐漸發生轉變。
在銅梁區土橋鎮高埡村的集體經濟糧油基地,小型氣象監測站和耕地質量監測點等智慧農業設施為早稻播種提供了數據信息保障。無人機操作手龍能強連上5G網絡,熟練地操作大型農用無人機開展早稻淹水直播,撒下的稻種均勻地落在水田里。
“水稻淹水直播是一種新技術。200畝地如果用人工播種大概要用8天。現在用無人機,只需大半天就能搞定,不但提高效率,撒種也特別均勻。”高埡村黨支部書記龍思勇說。
銅梁區農業農村委農機中心主任胡勝勇介紹,隨著5G網絡信號在農村地區的覆蓋,銅梁目前已有近十個鎮街在春耕春播和農作物管護中使用了無人機飛播等智能化農機裝備,并建成智慧農業示范點5個,“5G+智慧農業”正成為農業生產的新方式。
來源:農民日報
編輯:牛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