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5 11:24:53
浙江省是典型的丘陵山區省份,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全省農機制造業年產值780億元居全國第四,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71.8%,位列南方丘陵山區第二。
浙江省全面部署實施科技強農機械強農“農業雙強”行動,以爭取創建國家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推廣應用先導區作為農機裝備補短板主平臺,立足小型機械產業發展實際,緊盯南方丘陵山區農機化發展短板弱項,深化機械強農行動,拓寬應用場景,為國家丘陵山區農機化發展探索打造浙江樣板。
堅持需求導向,強化機具供給。浙江省域地形差異大,產業門類多,圍繞八大主導產業(糧油、畜牧、漁業、茶葉、水果、蔬菜、食用菌、中藥材),分區域、分產業、分品種、分環節研究機械化發展目標任務、短板弱項、路徑舉措,明確“一業一方案”“一縣一方案”。聚焦短板弱項,形成14大類208個品目的農機產品需求清單和科研導向目錄,其中23項列入省科技廳年度“領雁”“尖兵”攻關榜單,單項“揭榜掛帥”研發補助達500萬元,并落實首臺(套)政策優先支持先進適用農機具工程化攻關政策。充分發揮農機購置補貼引導作用,新增輕小型機具品目22個,2021年補貼丘陵山區、設施農業適用機具4.8萬臺(套)。同時,推動農機購置補貼、安全監理等數據資源整合和業務流程再造,謀劃“浙農機”信息平臺建設,加快農機裝備補貼應用。
優化應用場景,加快推廣應用。浙江省以主導產業全程機械化和特色產業關鍵環節機械化為重點,整縣制推進全程機械化應用,暢通適用農機具供需渠道。出臺推進農業“機器換人”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明確在“十四五”期間,建設75個先行縣、100個農機創新試驗基地、300個農事服務中心、600個全程機械化應用基地(簡稱“一縣三基地”)。加大北斗、5G、人工智能等技術在農機裝備上的示范應用力度,以點帶面推廣使用無人駕駛、水果自動分選等數字化裝備,建設300個數字化農場(牧場、漁場)。
加強協作協調,凝聚研制合力。浙江省加大行業部門協作,省農業農村部門主動加強與經信、科技等部門對接,布局一批重點突破性項目,做強永康農機工業區等一批產業集群。省政府出臺關于實施科技強農機械強農行動大力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的行動計劃和先進適用農機具研制推廣五年行動計劃,落實機械強農專項資金4.2億元,主要用于短板機具的研制和推廣應用。深化政產學研推協作,成立由省農業農村廳主管,科研院所、農機企業等45家單位組成的農機創新研發推廣聯盟,建成創新試驗基地22個,解決研制主體缺乏試驗基地的困難。創新農機鑒定協作,單列200萬元專項財政資金,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有效滿足鑒定時效要求。2021年全省鑒定種類擴大2.38倍,完成數量比上年增75%。通過上述三項協作機制,有效打通創新研發—試驗鑒定—推廣應用的全鏈條,推動成果轉化與產業化進程不斷加速。
王曉宇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高林雪
來源:農民日報
編輯: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