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4 10:26:45
4月13日,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對陜西省社科院推出、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22年陜西藍皮書》進行介紹。
據陜西省社科院副院長白寬犁介紹,從1998年至今,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已累計推出了76部《陜西藍皮書》。《2022年陜西藍皮書》包括5本,分別是:《陜西經濟發展報告(2022)》《陜西社會發展報告(2022)》《陜西文化發展報告(2022)》《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報告(2022)》和《陜西鄉村振興研究報告(2022)》,其中,《陜西鄉村振興研究報告(2022)》是今年首次推出。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
白寬犁引用《陜西經濟發展報告(2022)》介紹,今年陜西經濟高質量發展重點應從構建富有陜西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發展開放型經濟,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積極響應國家“雙碳”目標等方面推動。
在介紹《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報告(2022)》時,白寬犁建議:優化“一國一策”頂層設計,加強“軟聯通”保障協調機制建設,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基礎設施建設高質量發展;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加強相關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之間能源經貿合作發展;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跨境電商企業和產業園區,提升貿易數字化水平;完善電子商務相關法律法規,鼓勵自建電商運營平臺;開發性金融機構要完善風險管控機制,對受疫情影響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提供更有效的金融支持;充分發揮“互聯網+”領域的優勢,打造線上絲綢之路,加強科技人文交流;加強稅收征管信息化建設;不斷擴大和深化醫療衛生合作,在推進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和綠色絲綢之路建設中不斷促進民心相通。
他同時引用《陜西鄉村振興研究報告(2022)》建議:下一步我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應突出規劃引領,強化動態監測幫扶,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防止耕地“非糧化”“非農化”,確保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堅持項目建設為主導,加快災后恢復重建,補短板、抓示范,聚焦產業促進鄉村發展,持續推動農民增收等工作。
“完善居民醫保體系”
提及率高達62.5%
省社科院科研處副處長呂曉明引用《陜西社會發展報告(2022)》介紹,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的背景下,公眾仍對2022年全省民生建設充滿期待。
據《陜西社會發展報告(2022)》的調查數據顯示,經濟發展方面,人們最期盼的是“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多措并舉促消費”和“提高發展質量”,分別占比41.4%、31.3%、27.4%。
社會建設方面,人們最期盼的是“加強城鄉社區建設”“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增加就業”。總體上看,都是與公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領域。
文化建設方面,人們最期盼的是“重視青少年價值觀教育”“提高全民文明素養”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其中,“重視青少年價值觀教育”的關注度最高,達50.8%。
生態建設方面,人們最期盼的是“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增加綠化面積”和“減少噪音污染”,提及率分別為52.2%、49.5%和36.8%。
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方面,人們最期盼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完善社會保險制度、就業和再就業。其中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關注度最高,達65.1%。
在教育工作領域,人們最期待重點解決“平衡教育資源”和“落實‘雙減’政策”。還有三成左右公眾認為要重點關注“提高辦學質量和水平”“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和“注重教育公平”。
在醫療衛生領域,人們最期盼“完善居民醫保體系”“提升醫療服務”和“降低藥價”。其中,“完善居民醫保體系”提及率高達62.5%,遠遠高出第二項21個百分點。
來源:華商網
編輯:牛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