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6 15:57:46
每天早上,重慶市銅梁區水口鎮天寨村的王華英都會準時乘坐路過家門口的農村客運班車到鄉村振興車間去上班,她已經是做配件包裝的一把好手了。
“原來以為自己都快70歲的人了,進廠里上班簡直天方夜譚。”虎峰鎮翰林村2組的彭長玉,在黃秀華農產品加工車間負責切蒜頭、裝袋,工作簡單,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的工資,還不耽誤下午回去給孫子做飯,她覺得很滿意。
不只是王華英、彭長玉,在銅梁區,各鎮、村結合實際,充分發揮集體經濟組織作用,集體經濟組織自建、企業自主創建、集體與企業聯合創建,建起49個鄉村振興車間,解決了2000多名農村群眾的就近就地就業問題。
日前,記者走進位于銅梁區虎峰鎮久遠村的重慶鼎茂農產品加工有限公司。淡淡蒜香撲鼻而來,一臺臺叉車來來回回將碼在支架上的一袋袋大蒜轉運到貨車里,車間里還有幾十名工人正在將大蒜進行初加工。黃秀華農產品加工車間正是兩年前依托這個公司建起的銅梁首批鄉村振興車間之一,主要從事大蒜加工銷售,現年產量已近7000噸。
“現在,車間里的員工中有一半以上是脫貧戶。”車間負責人黃秀華告訴記者,車間將帶動就業示范獎補全部返還給脫貧戶,讓他們每月在工資以外還能得到500元的補助。
“我們把鄉村振興車間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抓手,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充分就業。”銅梁區人力社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區里積極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在支持貧困人員就業創業、鼓勵企業招用貧困人員、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調動了廣大脫貧人員參與就業的積極性。
對于無法通過市場途徑解決就業的脫貧人員,鄉村振興車間就是吸納安置的主要方式之一。區人力社保局還針對進入車間的人群開展技能培訓,使脫貧人員掌握一技之長,提升其通過市場途徑參與就業的能力。
“平均每個鄉村振興車間能夠吸納20至40名農村勞動力就業,基本都是采用計件制工資,人均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最高月收入可達6000元。”銅梁區人力社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將繼續堅持政府引導,大力宣傳車間相關政策,確保有意愿的企業全覆蓋知曉。同時,在鎮、村公開欄張貼招工信息,組織鎮、村、社干部對轄區內剩余勞動力開展全覆蓋宣傳,鼓勵農村剩余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來源:農民日報
編輯:牛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