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30 09:38:15
近日,記者從中南區重大動物疫病分區防控聯席會議(以下簡稱“聯席會議”)獲悉,2019年以來,中南區六省(區)(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重大動物疫病分區防控的戰略部署,認真落實農業農村部工作要求,緊緊圍繞“統一動物疫病防控、統一調運政策、統一養殖屠宰產業布局”三大任務,積極開拓創新,努力先行先試,統籌推進非洲豬瘟防控和生豬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江西省是聯席會議2021年度牽頭省,據江西省農業農村廳統計,2021年1月-12月,中南區從區域外調入286.61萬頭用于屠宰的生豬,同比下降46.76%;調入87.81萬噸豬肉,同比增長55.37%,“運豬”向“運肉”轉變取得明顯成效。
調運監管制度化。聯席會議制定印發《中南區生豬調運管理辦法(試行)》,分步禁限非中南區的生豬(種豬、仔豬除外)調入中南區。按照“統一標準、省級備案、統一發布、動態調整”原則,優化生豬跨大區跨省“點對點”調運備案程序,細化完善養殖場、屠宰企業、運輸車輛備案資質和程序,明確調運距離原則上不超過1000公里。截至2021年12月,中南區已備案“點對點”調運生豬養殖場2091家、屠宰企業907家。
指定通道規范化。聯席會議印發《中南區動物及動物產品指定通道檢查站規范化建設指引》,統籌優化指定通道規劃布局和檢查站建設,積極探索和推廣聯合執法、聯合建站等管理模式。截至2021年12月,根據路網布局和畜禽車流量情況,中南區累計調優1個指定通道口,調減、撤銷4個指定通道,完成設立126個指定通道(其中與公安、交通運輸等部門聯合設站49個),配備1061名檢查人員,累計投入資金4162.2萬元。2020年11月30日以來,共檢查生豬運輸車輛13.4萬輛次。
全程追溯信息化。聯席會議制定《中南區生豬調運全程監管系統建設方案》,對生豬“點對點”調運過程中的產地檢疫、備案車輛GPS定位、指定通道檢查站檢查、定點屠宰廠(場)查驗等環節進行實時信息采集,各省(區)信息共享,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檢查站車輛通過時間縮短近60%。截至目前,全部126個指定通道和299個屠宰企業使用了“牧運通”信息系統。初步實現了從產地檢疫到指定通道檢查站再到屠宰場全程可追溯,也可對各省(區)產地檢疫、跨省調入調出生豬及產品數量等數據進行實時調度分析。
產業升級規模化。為適應“運豬”向“運肉”轉變的大勢,中南區全力發展生豬生產,引導規模化養殖,搭建跨省合作平臺,推動溫氏、新希望、正邦等龍頭企業實施全產業鏈發展。2020年,中南區年出欄500頭以上生豬養殖規模比重為67.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0.3個百分點。截至2021年12月,中南區已建成15家國家級非洲豬瘟無疫小區、18家國家級生豬屠宰標準化示范廠。持續壓減“小散亂差”生豬屠宰場點,與2018年底相比,累計減少1759家,壓減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