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8 10:25:00
走進廣州市從化區旗桿鎮的北歐農場,好像進入一個綠色花園,幾棟白色的4層樓房周圍是碧波蕩漾的池塘以及鮮花盛開的果園,完全聞不到豬的味道。如果不經人提醒,很難想到這幾棟樓房竟然是豬舍。
該農場高級顧問凌霄德告訴記者,這個現代化豬場于2021年建成,目前生豬年出欄量已經達到了5萬頭,達產后可擴大到10萬頭,而在1000畝占地面積中,光果園就占了700畝。
與傳統養豬方式不同,北歐農場的生豬全部是在這些高樓里養出來的,上下樓都要坐電梯。為了防控非洲豬瘟,所有外來人員都不能進入豬場。所有的豬場都安裝了視頻監控系統,在大廳內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個豬舍的狀況。“豬每天吃多少飼料,什么時候吃,都可以通過電腦精準計算和控制。通過大數據,我們既能節約飼料,還能通過進食量判斷豬是否生病。”
凌霄德從事養豬行業已有30多年,在他看來,如今養豬行業已經成為一個資本密集型行業,而廣州的養豬業也已進入“高精尖”時代。他說,“高樓養豬”不僅可以節約土地,還能最大限度防止非洲豬瘟等疫病。同時,豬場采用現代信息化技術,對生豬繁育、飼養等環節實施全方位精細化管理,能夠確保生豬飼養全過程的品質穩定和效益提升。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畜牧與飼料管理處處長羅一心表示,2020年以來,廣東省新建、改擴建生豬規模養殖場1172個,已完工822個,其中“樓房豬場”158個。從事養豬業40年的廣州市從化區養豬行業協會會長王韓生告訴記者,2019年12月,自然資源部會同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設施農業用地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到“養殖設施允許建設多層建筑”。正是在這個文件發布后,廣東養豬業的“高樓養豬”項目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 (據《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