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5 18:49:00
王春植 雷少斐
在富煌三珍食品采訪發現,一條魚可以精細分割成魚排、魚片、魚塊、魚唇等8個部分加工出售。為了保留產品的品質和質量,他們可以精準到給開背魚打花刀,從3刀、5刀、7刀,再到11刀,這些工藝的優化目的只是為了保證產品口味,給食客留住舌尖的記憶。
水產品加工企業探索精深加工,不僅是為提升效率、增加產品附加值,也是為了適應正在變化的市場需求。隨著社會節奏加快,人們餐飲消費追求便捷化,尤其是年輕消費群體,對經過精深加工的方便食品需求量增大。
近幾年來,我國水產品加工能力、加工產量和加工產值整體保持增長的態勢,精深加工比例也在逐步提升。但總體來看,我國水產品的加工轉化率較低,仍以初級加工為主,精深加工的方便食品、功能食品的比例較低,產品的增值率低。
農產品精深加工是延長農業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優化供應鏈、構建利益鏈的關鍵環節,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力量。《“十四五”全國漁業發展規劃》提出,鼓勵生物工程等技術集成應用,發展生物制藥、功能食品和生物化工等精深加工,推進魚頭、魚骨、內臟、外殼等副產物集中收集存儲和循環利用,開發新材料、新產品,提供副產物綜合利用水平,推動水產品多元化開發、多層次利用、多環節增值。
可見,水產品正在走向精深加工。應該從何處發力呢?一方面要依托科技力量,明確各類水產品的營養物質和功效因子。重視開發工藝的創新,通過工藝拆解和工序簡化,將人們喜愛的水產美食進行工業化生產。另一方面,經過精深加工的水產方便食品成為新的風尚,為各大食品企業提供了新的機遇。企業要積極轉變思維,找準消費人群,設計多元消費場景,提高機械化水平,升級產品滿足市場需求。同時,要推進水產加工產業有效銜接第一產業、第三產業,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全產業鏈,提升漁業現代化水平,助推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