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 首頁 > 農機 > 正文

四方面“硬核”舉措激發農機新動能

2022-03-28 15:29:00   

3月18日,金堂縣福興鎮三合碑社區,一臺播種機正在田間試驗示范。 陳倫濤 供圖

□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佳

今年,四川將完成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耕種收機械化生產任務280萬畝次,這是記者3月21日從四川省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機具保障工作會上獲悉的。為完成該目標,我省將采取多種舉措抓好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配套農機裝備保障,推進全程機械化示范推廣。

全程機械化已實現

推廣有“三難”

3月18日,成都金堂縣福興鎮三合碑社區3組,一臺播種機正在田間試驗示范。這是為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專門改裝的“一次播兩帶玉米播種機”。

“試驗效果不錯,大大節約了人工。而且這臺播種機價格一萬多元,算上農機購置補貼,農戶投入僅7000-8000元。”金堂縣農機推廣站站長陳倫濤表示,試驗證明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機具省工省力、頗受各方認可,但傳統種植習慣的改變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具體的推廣和落地還需要一個過程。

陳倫濤的觀點得到了四川農業大學機電學院副院長張黎驊教授的認同:“我們已能實現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耕、種、收全程機械化,但在推廣落地上仍有三大癥結需破解。”

張黎驊說,首先認識方面存在誤區,一些地方一味強調現有機具應用或降低玉米產量換取大豆產量。二是對新技術、新裝備持懷疑態度。種植戶不愿意購置專用播種機或持觀望態度的情況普遍存在。三是對關鍵技術掌握程度不夠。要實現玉米不減產、畝多收100公斤以上大豆,包括田間配置、種植密度、施肥量、病蟲草害防治等關鍵技術環節必需掌握到位、落實到位。

找準癥結

“硬核”舉措抓落實

目前,我省已把大豆擴面和生產機械化作業任務完成情況納入今年市(州)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和鄉村振興實績考核指標,而農機是大面積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支撐,配套好耕種管收作業機具是關鍵中的關鍵。

記者從會上獲悉,四川已明確從農機購置補貼、項目資金支持、技術指導和考核檢查等四個方面出臺“硬核”舉措,確保280萬畝次的生產任務全面完成。

目前,我省已制定《四川省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機械化技術指南》,采取定點聯系、包片負責、巡回指導等方式,指導各地配套機具研發、機具選型、試驗鑒定、推廣應用、開展標準化生產等工作。

在購機補貼方面,四川將適宜大豆耕、種、管、收、烘等環節的機具納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做到應納盡納;提高大豆機具的補貼標準,補貼額測算比例提高至35%。項目資金方面,在16個縣開展建設以糧為主、糧經統籌、種養循環、五良融合的現代農業示范區,每個縣安排資金 2000 萬元,大力推廣玉-豆間套作種植模式。

“我們設立了薄弱農機化技術研發攻關項目,支持相關科研院所開展玉-豆間作施肥播種機等新機具研發推廣示范。”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說,“各地一方面要爭取各級財政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千方百計抓好機具調度保障,要在分析機具存量、機具結構的基礎上,測算所需各類機具增量,引導種植戶購置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要提前與農機產銷企業、修造網點對接,做好整機及零配件備貨供應準備。”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