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2 14:36:00
鹽堿地里說未來,已不是夢想。抗重茬、老舊果園土壤調理也有了解決方案,楊凌綠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今年研發的“植根貝”和“根賞”“讓土壤活了 起來”。未來,不僅僅是果樹,棉花、水稻、大豆、花生,還有大棚蔬菜……楊凌綠都微生物菌劑還可廣泛用于除了新疆之外的山東、陜西、甘肅及其他地區等更大范圍的鹽堿地改良和改造。
“植根貝”將實現鹽堿地棉花提質增產
眾所周知,新疆是我國最大的棉花主產區,而新疆同時也是我國鹽堿地面積最大的省區之一,棉花種植區域大多是鹽堿地,鹽堿嚴重的地塊影響棉花的出苗率、根系的生長、開花現蕾、坐果,從而影響棉花的產量。至今還有大量鹽堿土地甚至一直無法用于農業生產,土地鹽漬化已嚴重限制和阻礙了當地棉花生產可持續發展。如果能把這些土地改良后用于農業生產,就是一件惠及子孫的好事。
而楊凌綠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植根貝”微生物菌劑的成功研發和初步試驗成功,讓這里看到了荒漠變良田的希望。“植根貝”可以有效改良土壤,抑制土壤病菌,調節土壤酸堿性,有效緩解鹽脅迫作用,所含豐富的營養元素還可促進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生根養根,苗齊苗壯。
“‘植根貝’微生物菌劑的功能菌是從鹽生植物根際土壤中篩選到的耐鹽細菌,具有較好的耐鹽堿特性和降鹽堿能力,對紫外和極端溫度也有較好的耐受性,適合高濕低溫環境。我們通過在新疆當地的鹽堿地條件下,專門用棉花主栽品種作試驗,按照不同濃度、不同使用量等方式進行對比,找到了科學合理的配方比和使用方法,試驗效果良好。今年,我們準備在此基礎上,繼續在大田試驗推廣,實現鹽堿地棉花提質增產,惠及更多農戶。”楊凌綠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俊濤介紹。
“根賞”抗重茬從調理土壤開始
“針對土壤惡化、毒素積累、肥力下降、生長不良、病蟲加劇等重茬連作帶來的問題,我們今年還重點推廣‘根賞’這款微生物菌劑,‘根賞’能有效改善土壤的團粒結構及微生態環境,在提高肥力、生根養根、促進生長方面作用顯著,同時對各種重茬引起的土傳性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富含生物菌、小分子碳、有機質、維生素和礦源等物質,可用于果樹和大棚菜及瓜果。”研發總監孔凡林表示,針對果區的果樹老齡化和重茬果園,從土壤入手,采取灌根的方式,做到提質增效。
去年以來,楊凌綠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云南、甘肅及陜北地區進行了初步試驗,“根賞”不負眾望,讓“問題土壤活了起來”。當地果農反響良好,并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產品效果明顯,影響力和知名度不斷提升。
“走進我們的試驗田,一腳踩上去,明顯感覺土壤是松軟的,這就是微生物的功勞,板結減輕,植物根系相對發達,成活率就有了很大提高,增產增收不在話下。”楊俊濤說,楊凌綠都在科研創新方面從未停下腳步,希望我們的產品能為我國增加耕地面積、抓好糧食生產貢獻一份力量。
種植能手“傳幫帶” 增產增收快起來
中國是鹽堿地大國,鹽堿化土地具有面積大,分布廣,特別是耕地占比大,其特征表現為“瘦、板、生、冷”。鹽堿地作為重要的后備土地資源,其高效利用對增加我國耕地數量和農民收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國家戰略,確保“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具有重大意義。
那么,在全國各地的重點區域,建立銷售網點,通過種植能手的“傳幫帶”作用,把楊凌綠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植根貝”和“根賞”這兩種改良土壤的“大師”送到廣大農戶手中,進一步幫助大家增產增收,成了當務之急。
“我們希望尋找和培養一批種植能手,大家攜手合作,把‘植根貝’和‘根賞’這樣能調理土壤的好菌劑帶給全國各地的農民朋友,帶動農民群眾致富增收。”這是楊俊濤的初心。
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全媒體記者 郭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