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31 09:25:32
開欄語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切實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大穩增長工作力度的指示精神,把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上級工作要求上來,“陜西國資”微信公眾號今起推出“全力穩增長 國企勇擔當”專欄,深入宣傳報道省屬各企業在穩增長中的具體思路、有力措施和顯著成效,以進一步堅定全系統上下實現全年目標任務的信心和決心,為推動國資國企高質量穩增長營造良好氛圍。
決戰十二月 抗疫情 保供應 全力以赴實現穩增長目標
陜西糧農
2021年,陜西糧農集團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國資委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為主線,突出高質量發展,經濟運行持續向好,預計超額完成今年目標任務。
12月以來,集團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把防疫保供作為重中之重,開足馬力生產保供,不斷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成效,以糧食購銷領域專項整治為契機,加強全集團作風整頓,把省國資委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的高質量完成作為集團轉變作風的重要體現,在改革發展上再發力,確保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實現“開門紅”。
踐行國企擔當,穩價保供工作持續加力
陜西糧農應急保供連夜裝車配送。
針對我省復雜嚴峻疫情形勢,全力保障特殊時期特別是西安市封閉管理期間的糧油供應,集團“快”字當先,第一時間吹響應急供應“集結號”,啟動《糧油保供穩市應急預案》,壓實所屬各儲糧、生產、加工、營銷企業主體責任,上下聯動、產運銷齊發力,全力保障市場需求。所屬企業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重點保西安及周邊地區糧油供應不斷檔、不脫銷、不漲價。
緊盯項目見效,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
重點項目的成效關系著糧農集團高質量發展后勁。今年以來,聚焦從田間到餐桌全產業鏈和農業生態圈,集團共享中央廚房、軍民融合應急供應保障基地、面粉板塊上市、秦寶牧業重整、肉牛繁育、延安小米、植物照明等7大項目有力推進。12個糧食產后服務中心項目全面完成,“中國好糧油”信息化運營在線監管平臺建成并投入試運行。
注重科技創新,科技攻關成效顯著
陜西糧農產業技術研究院科技攻關。
糧農集團積極參與秦創原國企創新平臺建設,專門成立陜西糧農產業技術研究院,制定科技攻關三年行動方案,確定四大類12項科技攻關項目。科技創新投入5000萬元,研發投入1068萬元,新產品銷售收入3400萬元。牽頭組建省作物育種創新聯合體,合資成立西北地區首家生物育種科技型企業。聯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完成2021省部聯動重點專項《黃土高原旱作適水改土與產能提升技術模式及應用》項目申報,與多家高校和企業達成合作意向。
打造優質品牌,樹立企業全新形象
陜西糧農品牌宣傳推介。
全面制定糧農品牌新戰略,投入1000萬元用于品牌建設和產品推廣。圍繞“1+2+N”品牌架構體系,聚焦線上渠道拓展和宣傳推廣,組織參加全國及省內展會7次,開展宣傳活動8場,參與地鐵2號線的公益廣告投放,集中宣傳展示陜西糧農健康產品。制定實施“大豆蛋白碗面”、“延安小米養生粥”及“營養混合燕麥片”等爆款產品專項行動。申請注冊商標7個,獲得“延安小米”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授權,“秦南北”品牌榮登“2021年中國品牌500強”榜單。簽約成為“十四運”獨家供應商,圓滿完成贊助和工作人員熱食保障任務,樹立了糧農品牌新形象。
參與楊凌發展,打造農業產業新區
楊凌農業科技產業集團。
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楊凌產業發展的決策部署,全面參與助力楊凌示范區二次創業,設立楊凌農業科技產業集團。以建成國家級育繁推一體化種源龍頭企業、示范引領全省肉牛產業實現集群化、支撐和引領干旱半干旱地區現代農業發展為重點,實施農業科技轉化和農業產業投資“雙平臺驅動”戰略,打造“農業數字化、農業創新示范、農業關鍵領域研發共享、人才科技資源集聚、‘一帶一路’農業技術服務與貿易”五大策源中心,做提升楊凌創新能級的推動者和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引領者。
決戰十二月,全力穩增長。在省國資委黨委的堅強領導下,陜西糧農集團積極夯實糧食安全主體責任,認真貫徹落實“六穩”“六保”要求,為實現“再造一個新糧農”,不斷構建發展新格局、集聚發展新動能、砥礪奮進新征程,為奮力譜寫新時代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做出更大貢獻。
來源:陜西糧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