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4 14:48:54
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在現代農業和鄉村振興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裝備支撐、技術引領、人才培育和勞動替代作用。
近日,省農業農村廳在廣州市召開全省農業機械化工作會議,交流農機化發展典型經驗,研究部署2022年農機化工作重點。
記者從廣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近年來,廣州市緊緊圍繞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要求,強化創新思維,細化政策舉措,農機化高質量發展取得了新成效。一是優化補貼政策,農機裝備結構調整增強新活力;二是培育作業主體,農機社會化服務釋放新動能;三是突出技術推廣,農機農藝融合創新發展新態勢;四是培育專業服務主體,提高服務業態新活力;五是突出機具技術推廣,促進全程全面新進程;六是強化技能素質培養,開拓人才隊伍新路徑。
2021年,全市投入農機購置補貼財政資金3175萬元,同比增長189%;主要農作物、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預計分別達72%、80%以上,同比增長2個和2.6個百分點;農機專業合作社56家,同比增加15家;新增谷物烘干能力60噸/次;新增2家農機專業合作社評為市級示范社、2家農機專業合作社被認定為省級“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聯合體、10名代表獲得省級農機使用一線“土專家”稱號、2家服務組織獲評水稻“機收減損明星合作社”、3名農機手獲評水稻“機收減損能手”。農機安全生產得到有效保障,全年無發生農機安全生產事故。
下一步,廣州市農業農村局將從六方面打造都市現代農業農機化高質量發展典范。一是全面貫徹落實《廣州市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方案》,保質保量完成目標任務;二是組織實施新一輪《廣州市財政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方案》,著力突出廣州市主導產業和“補短板”要求,扶持推進主導產業機械化生產;三是培育農機新型服務經營主體,大力推進農機服務組織規范化建設。四是推進農機農藝融合信息化發展,加大綠色高效、智能化新機具新技術示范推廣力度,探索創建現代農業裝備與服務產業園、智慧果場、智慧漁場、智慧無人農場;五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抓好學習培訓,以賽促訓、以賽提技,培養造就一批高素質的農機化管理人才、高技能的農機操作、維修新機手;六是保障農機安全生產,強化監管責任和主體責任,創建農機安全示范區、鎮(街)、村、戶和農機安全示范崗位行業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