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3 10:09:37
近日,重慶市潼南區新勝鎮鐘峰村的村民羅吉華又到村里的“電商服務點”登記自家的土特產,然后等著生意“送上門”,過去背著土貨在上山路上“找生意”的日子成為了過去。
今年70歲的羅吉華曾是一名建卡貧困戶,右手有殘疾,和老伴一起生活,家里經濟來源主要依靠土雞、土鴨等畜禽養殖。自從鎮村電商公共服務中心成立后,工作人員隔三差五上門來收貨,讓羅吉華足不出戶也能賣土貨了。
“這個電商銷售可是幫了我們的大忙,我行動不方便,現在在屋門口就把生意做了,再也不需要爬坡下坎的找買家了!”他說,現在家里一年收入在12萬左右,家里還有10頭大白豬,等過年賣了明年就擴大養殖規模,讓夫妻倆的生活越過越好。
“酒好也怕巷子深”,自從有了農村電商,羅盤山黑豬肉、生姜、貢米等帶有潼南特色的農產品打開了銷路,土貨通過網絡走出了山溝溝,端上了“北上廣”的餐桌。
銷路不成問題,村民們自然喜笑顏開:“以前背到鎮上去賣,碰見天氣不好,等一天也賣不了多少。現在在家就能賣到外地,輕松就把錢掙了,好安逸嘛。”
按照“互聯網+”行動計劃,潼南區大力推進電子商務進企業、進市場、進社區、進鄉村,先后建成區級電商產業園、20個鎮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和名特優產品展示展銷中心,基本實現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全覆蓋。
在該區電商產業園內的農村淘寶配送中心,工作人員張怡正有條不紊的在電腦前打印發貨快遞單。“你看,到上海、到長沙、到北京等地的都有。”她指著桌上貼的密密麻麻的發貨單說:“別看這些小單子,有了它們,就能讓村民的土特產‘插上翅膀’,出村進城!
據介紹,農村淘寶配送中心以電子商務平臺為基礎,通過搭建城市農村兩級服務網絡,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優勢,突破物流和信息流的瓶頸,實現了“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功能。
潼南區電商商會會長賀佳表示,為帶動電商產業發展,該區電商商會依托阿里巴巴、淘寶、天貓等知名平臺,以及潼掌柜、六養優品、郵快優選等本土平臺助力農產品上線。通過整合優化供應鏈,培訓帶動青年電商創業,助推潼南及周邊生鮮農產品銷售,帶動該區及周邊地區檸檬、柚子、紅薯、玉米等生鮮農產品銷量,帶動了近5000余名農村人口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