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1 10:15:11
廣西把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出臺《關于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印發《全面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方案工作方案》《廣西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操手冊》《關于規范村級集體經濟收益分配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配套文件;每年由自治區農業農村體制改革專項小組辦公室制定年度改革工作方案明確任務,突出抓好業務培訓與宣傳引導,圍繞關鍵環節試點示范推進。到2021年10月底,廣西完成4批全國試點和整省(區)試點工作,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階段性任務。
各地按照改革要求嚴格推進清產、評估、核實、公示、上報等工作,順利完成2017至2020年度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摸清農村集體家底,建立起資產管理臺賬和會計賬,做到賬實相符、賬賬相符。截至2020年底,全區201個鄉鎮(街道)、15205個行政村(社區)、255698個村民小組及其所屬企業共清查出集體資產總額1125億元,其中經營性資產299億元;清查核實集體土地總面積2.7億畝,其中農用地面積2.5億畝。
按照“尊重歷史、兼顧現實、程序規范、群眾認可”原則,規范成員身份確認程序,并探索村級標準鄉鎮把關機制,建立成員登記備案制度,普遍采取從寬界定集體經濟成員的認定辦法。到目前,全區已界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4444.39萬人共1248.9戶,并陸續錄入全國系統,已有232.8萬名集體成員戶取得股權證,改革以來累計分紅4.79億元。廣大村民變為集體經濟股東,取得集體經濟收益分配等合法權益,增加了財產性收入,增強了獲得感。
在2020年底參加改革的1.5萬個行政村成立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基礎上,2021年上半年,廣西對集體資產較多、集體收入較穩定的33083個村民小組進行登記賦碼,成立集體經濟組織,實現資產有人管、經濟有人抓、公益有錢用。新成立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經濟合作(或股份經濟合作)社(聯合社)命名,建立成員大會或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等管理制度。集體經濟組織管理機構得到進一步健全和優化,增強了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科學規劃和自主發展的能力。
各地在推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同時,還結合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抓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全區超過六成的行政村啟動“三變”改革,探索總結出多種有效發展集體經濟的模式。2020年,廣西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24.3億元,與2016年6億元收入相比,實現了5年翻兩番;所有行政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全部突破5萬元,36.09%的行政村年收入突破10萬元,559個行政村收入突破50萬元。2021年,廣西各村的集體經濟收入又有了新突破。
目前,廣西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階段性任務及整?。▍^)推進試點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下一步,廣西將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以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優異成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增添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