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1 11:18:21
近年來,陜西子長市圍繞“高標準建園、精細化管理、規模化發展、品牌化經營”的發展思路,做大做強山地蘋果產業,在這個收獲的季節里,蘋果紅了,果農笑了。
今年65歲的白趙平是安定鎮二十里鋪村村民,3年前村里成立了山地蘋果專業合作社,他便在家門口打起了工。
安定鎮二十里鋪村村民 白趙平:我在這兒打工已經幾年了,人家年薪就第一年給我算了32000元,去年土地也有了收入了,給我算了35000元。
安定鎮按照“果上山,菜到川,畜進溝,鎮旅游”的產業布局,優化產業結構,助推產業提質增效。全鎮發展山地蘋果三萬多畝,今年預計生產鮮果8000多萬噸。
安定鎮黨委書記 張金虎:特別是前年、去年一部分園子見了效益后,其他農戶看到蘋果產業的前景和收益,原來不管(果園)的也管了,原來管的相對好的現在更上了層次了,目前安定鎮蘋果產業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
山地蘋果的發展也讓南溝岔鎮的果農受益良多。走進南溝岔鎮張家灣村山地蘋果示范園,成熟的蘋果掛滿枝頭。據了解,園里主要種植長富二號紅富士,隨著果園管理技術和果農積極性的不斷提高,蘋果的產量和品質都在不斷提升。
南溝岔鎮張家灣村村民 劉國平:這個果園是從2013年開始(建園),總共種10畝,每畝大概收入3000多元,農民能夠把果園管理好,生活肯定能夠過好
目前,南溝岔鎮共有山地蘋果園面積9000畝,掛果面積達4000畝。
南溝岔鎮干部 薛永軍:(今年)我們全鎮套袋400萬個,蘋果產值收入近400萬元,接下來我們將從山地蘋果品種、土壤的改良以及品牌上做文章。
近年來,子長市按照“高標準建園、精細化管理、規模化發展、品牌化經營”的發展思路,做大做強山地蘋果長效產業。“十三五”期間,蘋果種植面積達30.3萬畝;建成了安定、李家岔兩個4萬畝以上的專業鎮。“十四五”期間,預計每年新建山地蘋果園1萬畝,蘋果總產量將達到20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200元以上,真正讓紅蘋果成為果農增收致富的金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