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9 14:45:08
近日,新疆第一個早熟機采長絨棉新品種——“新78”機械采收現場會在阿克蘇市金鄉農場勝利召開。本次現場會由新疆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主辦,新疆天玉種業、新疆雅戈爾農業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現場會吸引了自治區及阿克蘇地區種業、農技、農機、纖檢、加工、紡織、制衣等共17家單位近百位專家代表及種植大戶參加。經阿克蘇地區農業農村局組織相關單位專家對其中170 畝代表性棉田現場機采實收鑒定,“新78”品種第一棉鈴距地高度平均為 18.2 厘米,畝產籽棉511.5公斤/畝,采凈率97.11%。“新78”品種的成功培育較好解決了新疆長絨棉機采品種缺乏的重大難題。
金秋時節,銀色棉海綻放著豐收的喜悅。棉機所到之處被采收得干干凈凈,鈴殼完好,含雜率低,引來棉農陣陣稱贊。專家組認為,在今年苗期風災、花鈴期持續高溫的不利條件下,“新78”品種仍能表現出適應性好、抗病抗逆性強、產量表現優異、采凈率高等特性,應大力推進該品種在適宜地區的推廣應用。
據了解,“新78”品種是新疆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長絨棉育種栽培團隊歷經10年獨家培育出的第一個機采棉品種,經過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蘇地區、喀什地區等地連續5年與全產業鏈相關部門從百畝到萬畝級的機采品種種植到加工紡紗應用,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中2020年“新78”在阿克蘇市150畝產籽棉達到522.8公斤/畝,在庫爾勒市105畝籽棉達到502.8公斤/畝。據悉,“新78”品種加工后公檢指標可達到纖維長度39.6mm,比強度43.7cN/tex,馬值4.2,原棉品質完全滿足紡織用棉企業需求,較好實現了穩產、高產、優質、機采的協調統一。
據“新78”品種研發負責人、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長絨棉崗位專家阿里甫·艾爾西研究員介紹,機采問題是制約新疆長絨棉產業發展的重大瓶頸問題之一,該優質高產機采品種的成功培育,將能有效降低長絨棉生產成本,為棉農增收、高端紡織服裝企業用棉提供種源保障。下一步,團隊將會圍繞產業對優良品種技術的重大需求,凝心聚力,率先布局,進一步加強機采品種的研發與推廣服務工作,為新疆長絨棉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持續的科技支撐。